就在今天 德国正式宣布了 中美峰会达成共识后,德国总理默茨在欧盟公开表示:“绝不

静静听风吟 2025-10-31 21:56:29

就在今天 德国正式宣布了 中美峰会达成共识后,德国总理默茨在欧盟公开表示:“绝不能让中美两国独自决定技术的未来。”这一表态既体现了默茨对欧盟技术自主的重视,也反映出欧盟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立场。 这话看似坚定,实则透露出欧盟的现实焦虑——中美近期在技术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推进后,欧盟担心自身在全球技术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被削弱。 OECD 2024年报告数据显示,全球AI私人投资中,美国投入约3000亿美元,中国约910亿美元,欧盟仅约450亿美元,规模远低于中美两国。 半导体领域更是欧盟的核心关切,欧盟曾提出2030年实现全球半导体20%产能占比的目标,但目前实际占比仅刚过10%,欧盟审计院此前评估认为,该目标面临显著落地难度。 欧盟《芯片法案》总预算为430亿欧元,其中欧盟层面直接出资仅33亿欧元,剩余资金需依赖成员国及私营部门筹集,且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资金协调推进机制。 对德国而言,汽车产业的压力尤为明显。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宁德时代占比约27%,比亚迪占比约4.1%,德国车企在动力电池供应上对中国企业存在一定依赖。 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德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降18%,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降幅达27%,传统汽车强国在本土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面临挑战。 技术人才与企业流失问题也困扰欧盟。英国DeepMind早被谷歌收购,法国Mistral AI虽为本土企业,也已与微软达成深度合作,欧盟本土科技企业易成为国际巨头的合作或收购对象。 监管政策的复杂性也在影响技术落地,欧盟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与AI法案叠加,对科技企业形成多层合规要求,谷歌等企业曾公开表示,欧洲市场的监管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默茨此前在公开场合提及,德国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率偏低,实验室技术向商业产品的转化环节存在短板。 他曾联合20个国家呼吁优化欧盟技术监管框架,但欧盟内部成员国产业需求差异大,类似改革倡议在去年就因分歧未达成共识,此次推进难度仍存。 尽管欧盟强调“技术主权”,但德国2024年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为3.2%,尚未达到其设定的3.5%目标,资金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技术发展的关键。 中美在技术领域的互动增多后,德国逐渐意识到,盲目跟随外部对华政策难获实际益处,同时脱离中国市场也会影响自身产业发展,因此更强调欧盟技术自主的重要性。 但从现实来看,欧盟面临资金缺口、人才流失、内部协调难题等多重挑战,“掌握技术未来话语权”的目标,还需更具体的落地举措支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静静听风吟

静静听风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