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这俩后人,活成了面镜子。一个在政坛上踮着脚走路,话里话外全是“别骂我”;一个揣着族谱闯大陆,对着中山陵鞠躬时腰弯得比谁都实诚。你说怪不怪?富到能在硅谷呼风唤雨的那位,偏偏蹲在南京老巷子里啃盐水鸭,说“这味比米其林正”;天天把“和平”挂嘴边的那位,连爷爷蒋经国的日记都不敢翻,怕里头写着“咱是中国人”。 真要论传承,哪是靠姓氏贴金?蒋友松在史料展里摆的旧报纸,比竞选海报上的笑脸靠谱多了——那些油墨味里藏着的,是台湾光复时老百姓举着的灯笼,是老兵兜里磨破的国旗。反倒是某些人忙着改教科书,把“光复”改成“接收”,把“同胞”换成“邻居”,以为换个词就能把根刨了。 说到底,认祖归宗哪有那么多弯弯绕?不过是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人揣着乡愁找归途。你要是问我哪句话最戳人?还是蒋友松在留言簿上写的那句“记性好,才走得远”。 话说回来,要是你家老宅拆迁, 是先把祖宗牌位收进保险柜,还是先扛着去新家磕个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