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07年王朔说,台湾你根本不必打它,打它干什么?上兵伐谋,首先宣布台湾

千浅挽星星 2025-11-01 17:50:04

[微风]2007年王朔说,台湾你根本不必打它,打它干什么?上兵伐谋,首先宣布台湾海峡是战区,你就不用去,台湾不是靠海空运输吗?保险费肯定涨,股市绝对跌。其次,玩点再狠点,宣布在台湾上空禁飞,民航飞机可以飞,但官府的飞机一律不准飞,全部封锁它,起来就打掉它。让它的香焦全烂地里,你看它急不急。   王朔的方案围绕经济和主权限制展开,步骤清晰。   第一步,宣布台湾海峡为战区,台湾的海空运输对其发展至关重要,一旦划定战区,航运保险费会大幅上涨,海运成本增加,相当于形成事实上的经济封锁,同时,资本市场会陷入恐慌,股市必然下跌,从金融层面动摇台湾的稳定。   第二步,进一步升级措施,宣布台湾上空为禁飞区,允许民航飞机正常飞行,但禁止台湾官方飞机升空,若有官方飞机强行起飞则予以击落,通过这种方式强化主权宣示,加剧台湾的紧张氛围。   第三步,针对台湾的农产品贸易,联合部分国家拒绝购买台湾的香蕉等农产品,让这些产品因无法出口而烂在地里,将压力传递到基层民众,促使台湾方面做出改变。   这套方案看似有可行性,核心是抓住了台湾经济的多个薄弱点。   首先,台湾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出口额占经济总量的57.6%以上,且2021年从大陆获得的贸易顺差超过万亿人民币,占当年台湾GDP的近五分之一,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至关重要,这成为施加影响的重要杠杆。   其次,台湾的能源和粮食自给能力严重不足,超过95%的原油和全部煤炭依赖进口,2020年粮食自给率仅三成多,大豆、小麦等主粮更是100%依靠外部供应。   即便是台湾顶尖的台积电等企业,也离不开稳定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一旦这些供应被切断,台湾的工业生产和社会运转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过,这一构想虽看似理性,却存在诸多需要正视的问题,首先,它忽略了普通民众的利益,将人简化成了战略博弈中的数字。   王朔自己也提到,远离战场的“文官”往往更倾向于支持这类看似无硝烟的冲突,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实际的残酷。   就像台湾艺人方芳质疑的那样,任何形式的冲突最终承受代价的都是普通人,用民众的经济困境换取避免军人牺牲的结果,本身就存在伦理争议,并非完美方案。   其次,以经济胁迫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风险极高且容易失控,外部压力过大时,未必能让台湾屈服,反而可能激起台湾民众的同仇敌忾,导致局面走向相反方向。   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类举措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应,能否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或默许,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更关键的是,这种“准战争”模式与真正的战争界限模糊极易引发误判,比如在禁飞区击落台湾官方飞机,这一行为本身就属于战争行为,可能导致双方擦枪走火,彻底背离“避免战争”的初衷。   这也暴露了构想的核心矛盾:初衷是为了和平与民众福祉,但所采用的手段却会制造痛苦和动荡。   因此,王朔2007年提出的这一构想并非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它让我们看到所谓的“软实力”施压,背后可能隐藏着沉重的人道代价。   这种看似理性的战略算计,在人道关怀等方面都面临极大挑战,“上兵伐谋”的智慧提醒我们,即便没有硝烟的冲突,也会产生受害者。   在大国博弈中,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达成目标,更在于牢记每一个决策都牵动着无数普通人的命运,需谨慎权衡各方利益与风险。    参考资料:王朔 梁文道 | 锵锵三人行 信息来源:《王朔凤凰新媒体独家访谈(实录)》——凤凰网2007.03.02)

0 阅读:347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