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相由心生”当识人标准了!郑州这起灭门案,凶手竟是被害人的发小——那个经常上门吃饭、被当成家人的人,背地里却偷配钥匙,痛下杀手。 这不是“交友不慎”四个字能概括的悲剧,而是我们对“熟人”过度信任的代价。真正的危险,往往披着“亲近”的外衣。 善良要有边界,信任要有底线。再熟的关系,也要保留必要的安全距离和防范意识。家是最私密的空间,不该成为任何人随意出入的“公共场所”。 与其教大家“远离所有人”,不如学会建立健康的人际边界:不轻易暴露隐私,不随意给予无限制信任,更不要让任何人拥有对你生活的“完全访问权限”。 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平衡信任与防备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