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特地对高干子弟给出过预言,几十年后看,几乎没有偏差! 1965年的一天

夏目君 2025-11-02 19:09:53

毛主席曾特地对高干子弟给出过预言,几十年后看,几乎没有偏差! 1965年的一天,毛主席叫来了李敏等人,随后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道:“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那时,李敏等人还无法理解父亲这话的意思,多年以后,大家才逐渐理解主席的一番苦心。 毛主席一生对于国内诸多的问题都有过精准的预判,其中高干子弟的问题也曾是主席关注的重点,对于干部子弟的情况,主席有过总结。 几十年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毛主席又一次成功预言,高干子弟的情况和他当初所说得一模一样。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带领中央机关来到了北平,主席是带着进京赶考的心情来到了这里。在与党内其他人谈话的时候,主席曾不止一次提到了闯王李自成,他用李自成进京后快速腐化导致最终失败的例子,给所有人提了醒。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大家奋斗多年的革命事业终于取得成功,然而这只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以后的日子里,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很快,毛主席就注意到了党内的问题,由于全国解放,一些人志得意满,党内也出现了一些歪风邪气。因此,毛主席立即将整顿的重点放在了党内风气上,也就在他整顿风纪期间,干部子女的负面问题摆在了主席的面前。 当时,高干子弟不仅生活待遇上要好很多,还有专门的干部子弟学校,校内根据学生家长的职级分等级,学生们据此享受不同的伙食费、津贴费。 这些区别待遇,使得一些高干子弟有着先天的优越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毛主席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在他的推动下,北京以及各地方的干部子弟学校被逐渐废除,这些高干子弟被派去普通学校,与人民子弟一起上学。 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不放心,整顿了数年党内风纪后,毛主席认为加强对干部子弟的教育,是革命工作接下来的重点。 1957年9月,毛主席来到武汉东湖开会,他在会上就谈起了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 当时主席对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表示:有些高干子弟就像是当年的汉献帝,生长在深宫之中,从小就在中央和省委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生活,孩子们经常比较谁的父母官大,谁家开什么汽车。 主席对此感到非常担忧,他表示未来或许干部子弟会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一个是继承父母的衣钵和革命精神,能够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重要人才。 可另一部分,很有可能会在这种环境里变质腐坏,日后就成了贵族少爷,因此毛主席经常在开会的时候,与高级干部们分享教育子女的经验。 1967年,主席在开会的时候主动向周围干部们推荐《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他亲自做了解读,告诫大家要吸取前人的教训,一定要重视子女的教育,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毛主席一面做着大家的思想工作,一面以身作则,给大家做好示范。 战争年代,毛主席一家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主席的几个子女并没有享受到多少的好处,反而吃了许多苦头。 建国后,主席的爱子毛岸英更是在朝鲜前线牺牲,可即便如此,毛主席依旧对子女要求极高。平日里,主席一家的饮食非常简单,主席身边人看着几个孩子非常可爱,有时候会送一些好吃的,主席知道后都会立即拒绝。 一次,有人给主席家里送了些可可,咖啡和奶粉。做饭的师傅考虑到孩子们天天就吃那些东西,有时候也该改善一下伙食,于是就改做了咖啡与牛奶面包。 毛主席知道后,立即召开了家庭会议,告诫孩子们规定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哪怕她们是毛泽东的孩子也不能例外。 后来,主席就直接让孩子们到大食堂去和大家一起吃饭,孩子们长大之后,主席也告诫李讷等人,上学的时候不要透露他的真实身份。 在李讷等人的成长过程中,毛主席一直禁止孩子们搞特殊,更不允许她们以主席的名义、权力去寻路子、谋私利。 主席这么做并不是不爱孩子,恰恰相反,他比谁都重视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李敏与李讷从小就在主席的爱护下成长,毛主席还亲自教她们学习,只是她们的身份较为特殊,主席不想让她们走上歪路。 后来,李敏等人也理解了主席的苦心,正是在主席的培养下,她们都养成了优良的生活作风。遗憾的是,主席虽然用这种方式给大家做了示范,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习主席教育子女的方式。 多年以后,毛主席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主席预料的那样。

0 阅读:179
夏目君

夏目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