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古今知夏 2025-11-02 22:55:05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以迫使俄罗斯做出结束战争的举动。 斯塔默和特朗普一致认为中国应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核心是看准了中国在俄罗斯石油出口体系中的关键地位,这正是掐断俄罗斯战争经费的要害。 先说西方制裁的尴尬处境。欧盟刚通过第 19 轮对俄制裁,把俄液化天然气彻底禁了,还把油价上限压到 47.6 美元 / 桶,看似狠辣实则漏洞百出。 三年下来,欧盟为制裁付出了 1.3 万亿欧元的天价代价,能源价格飙到美国的五倍,电力价格更是三倍于美国。德国、法国的工业巨头们苦不堪言,产值硬生生降了 3%,不少工厂干脆搬到了能源成本更低的国家。 讽刺的是,制裁没伤到俄罗斯,反而让印度捡了个大便宜。俄罗斯给印度的乌拉尔原油,每桶比国际油价低 15 美元,印度炼厂加工后转售欧洲,每吨净赚 380 美元, 2025 年光这波套利就赚了 120 亿美元。俄油占印度进口总量从 2% 飙升到 40%,日均进口 215 万桶,既满足了国内需求,又赚得盆满钵满。 特朗普看着眼热,扬言要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 100% 关税,可印度根本不买账,直言能源采购只关乎国家利益。 而俄罗斯早就把后路铺得明明白白。为了绕开制裁,俄罗斯打造了规模超 1000 艘的 “影子船队”,这些油轮换船名、改船旗、关定位,在公海上悄悄转运原油,70% 的俄油海运出口都靠它们。 这些船大多是老旧油轮,平均船龄超 16 年,却成了突破封锁的关键。 与此同时,俄罗斯能源出口加速转向亚洲,2025 年前三季度对华石油出口增长 35%,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 45%,完全绕开了西方的金融封锁。 中俄能源合作更是越压越牢固。2025 年上半年,中俄天然气管道输送量涨了 25%,稳稳保障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工业用气;黑瞎子岛的公路口岸已经破土动工,专为中俄经贸铺路,两国贸易额持续刷新纪录。 特朗普嚷嚷着要对中国加次级关税,欧盟也把 12 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可这些施压根本没用。中国 9 月自俄进口原油 829 万吨,依旧是俄罗斯最大的买家,北极航线的成功首航,更让能源运输多了一层保障。 斯塔默和特朗普想让中国停购俄油,本质上是想掐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可他们忘了,俄罗斯油气产业贡献了 27% 的 GDP,出口收入占比 57%,这么重要的支柱产业,怎么可能轻易被切断? 而且中俄合作从来都是基于市场规律,是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既合法又合理,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 西方自己都做不到言行一致。英国 2021 年还从俄罗斯进口 45 亿英镑化石燃料,现在却要求中国停止采购;美国一边制裁俄油企业,一边允许本国炼油厂进口混合俄油的产品,双标玩得炉火纯青。 他们只看到中国在俄油出口中的关键地位,却选择性忽视欧洲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 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欧盟电动车、战斗机的核心部件都离不开它。 这场施压闹剧说到底,暴露的是西方的霸权思维和无力感。制裁沦为政治表演,双标成为行事准则,可现实终究不会顺着他们的想法走。 中俄能源合作的韧性,印度等国的务实选择,还有欧盟自身的制裁反噬,都说明靠施压和封锁解决不了问题。 斯塔默和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再响,也改变不了互利共赢才是主流的事实,想让中国为西方的地缘目标让步,既低估了中俄合作的深度,也误判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决心,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0 阅读:4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