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北京时间10月31日发长文写道:我刚从亚洲回来,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国家的领

古今知夏 2025-11-03 09:55:09

特朗普北京时间10月31日发长文写道:我刚从亚洲回来,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等等。 10 月 24 日,特朗普坐着空军一号飞往马来西亚时,华盛顿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灯火通明。一群人熬着夜打磨一份报告,核心内容就四个字,指责中国。 他们声称中方没兑现 2020 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承诺,原本计划 25 日 — 也就是特朗普刚落地亚洲的当天,就把这份 “炸场文件” 公之于众,给这场访问添点 “火药味”。 结果呢,这份磨好的 “刀子”,硬是没敢亮出来。 这事儿说起来挺讽刺。2020 年签的那份贸易协议,美方当初吹得天花乱坠,说能重塑对华贸易规则。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中方要扩大自美农产品、能源进口,美方则分阶段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这些年中方没含糊,就算有疫情、供应链紊乱的影响,2021 到 2022 年还是买了 8600 多万吨美国大豆,比协议前多了三成还多。猪肉、棉花这些农产品的进口也没断档,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更是实打实的。 可美方转头就变了脸,把 “基于市场的自愿进口” 说成 “必须完成的硬指标”,甚至把协议里没提的数字经济、服务贸易都算成 “未兑现”。可笑的是,他们自己承诺的降关税,至今还有七成以上没落实,这分明是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 特朗普之所以不敢让报告落地,说白了就是怕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这次亚洲行,满心想着拉拢盟友搞 “供应链联盟”,想对冲所谓的 “中国影响力”。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亚洲盟友早就和中国绑在了一起,根本拆不开。 日本每年和中国的贸易额超 3000 亿美元,韩国近四成出口靠中国市场,东盟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前三季度贸易额就破了 5.2 万亿元。 马来西亚总理见面时就明说,东盟国家不想在大国间选边站。日本的丰田、索尼这些巨头,在华营收占比都超两成,怎么可能愿意因为美方的指责,丢掉中国这个大市场 要是真把报告发了,中方肯定会反制,最先倒霉的就是这些亚洲盟友。特朗普要的是 “盟友抱团”,不是 “盟友离心”,这份报告自然只能悄悄藏起来。 让他头疼的是美国国内的烂摊子。2023 年 10 月,美国通胀看着降了点,但核心物价还在高位,零售销售额直接环比下滑 0.1%,制造业连续四个月不景气。 对华加征的关税,最后全变成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买单,企业每年多掏近 800 亿美元成本,老百姓买东西也越来越贵。 尤其是那些农业州,中国可是他们大豆的最大买家。截至 10 月,中国已经买了 1800 万吨美国大豆,这些订单直接关系到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农民的钱包。 2025 年大选在即,这些农业州都是关键票仓,要是因为一份报告引发中方反制,农产品出口受阻,农民们肯定不答应。美国农场局联合会早就提前预警,谁敢破坏对华贸易,农业社区就跟谁过不去。 一边是盟友不敢得罪,一边是国内经济扛不住,特朗普只能让那份 “指责报告” 胎死腹中。可他又不甘心,于是玩起了 “两手牌”。 就在中美釜山会晤当天,他宣布要重启核试验,还点名说中国会在五年内赶上美国核力量。转头又批准被中国制裁的韩华海洋造船厂造核动力潜艇,明着要削弱中国造船业的影响力。同时,美国还计划在南海搞大动作,想用军事手段继续施压。 这种 “贸易上不敢硬刚,军事上小动作不断” 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嘴上说着中美会晤能打 12 分,关税从 57% 降到 47%,没什么重大障碍,转头就拿出军事威慑的老一套。 特朗普的长文里,压根没提这份没发出来的报告,也没说那些军事小动作,只一个劲吹嘘外交成果。可明眼人都看得明白,这场亚洲行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那份未发的报告,就是最好的证据。

0 阅读:2118

评论列表

YINTX

YINTX

4
2025-11-03 16:28

美国先制定刻克条件,严重再取消这些条件逼中国让步

成成

成成

1
2025-11-03 16:58

我们为什么不调查?对等调查,怼回去就完了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