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2025年11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部队已在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包围了乌克兰军队,并称已有乌军人员开始投降,据悉,这件事的核心是俄乌双方围绕一个关键城市,打了一场激烈的“包围与反包围”战,但双方对外公布的消息完全相反,陷入了一场“罗生门”。 咱先说说这红军城到底是块啥宝地,值得两国拼得你死我活,这地方在顿涅茨克,乌方叫它波克罗夫斯克,战前有六万多人住着,现在早成了主战场。 它可不只是个普通小城,是乌东的交通咽喉,两条铁路、好几条公路都打这儿过,还是乌军东线的后勤枢纽,前线士兵的弹药、粮食、油料都得从这儿运过去。 更关键的是,周围还有焦煤矿,这玩意儿对钢铁产业太重要了。 说白了,谁拿下这儿,谁就掐住了对方的脖子——俄军要是占了,能直接切断乌军顿涅茨克部队的补给,还能顺着路往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推进;乌军要是守不住,整个东部防线都可能崩了。 就因为这么重要,从去年8月起俄军就开始猛攻,今年8月占了旁边的恰索夫亚尔,南北两面把城包了起来,这才到了11月这会儿的白热化阶段。 再说说两边吵的这事儿,简直是各说各的理,俄国防部11月2号说,已经把城里的乌军围住了,在火车站和工业区盯着打,还往东收紧包围圈,北边和西北边打退了乌军九次突围,旁边的季米特洛夫也占了更多地方,甚至说有乌军开始投降了。 更早些时候他们还说,把乌军派来的特种部队都消灭了,11个人一个没剩,可乌军那边立马就否认了,总参谋部说当天就打退了俄军36次进攻,总司令瑟尔斯基直接说根本没被包围,还在增派突击小组反击。 泽连斯基也出来说局势是严峻,但俄军正在被消灭,绝不是俄方说的那样,就连那个特种部队的事儿,乌方也说根本没被消灭,还在正常执行任务。 你说这事儿邪乎不邪乎,同一天同一战场,愣是传出两种完全相反的消息。 其实这背后的门道,都是为了打仗服务的,说白了就是舆论战。 俄军喊“包围了、投降了”,一来是想打垮乌军的士气,你想啊,士兵要是听说被包围了,外面援兵进不来,自己人还在投降,谁还有心思抵抗? 二来也是给国际社会看,显示自己占了上风,毕竟打了这么久,国内经济压力也大,急着要点战果。 那乌军为啥死不承认?更简单了,这城是后勤命脉,一旦承认被包围,前线军心肯定乱,后面的补给线也容易动摇。 而且他们还得靠外援活着,美国、瑞典这些国家还在给武器给钱,要是让人家觉得这城快丢了,援助说不定就打折扣了。 所以哪怕真的难打,也得硬着头皮说在反击,还得封锁消息不让记者靠近,就是怕实情露馅。 但咱从一些细节能看出点真实战况,俄军确实是下了血本,集结了三万多人,还有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而被围的乌军据说还不到五千人,兵力差得老远。 他们这次没硬冲,学聪明了,顺着城里的废弃矿道摸进去,前后夹击把包围圈扎牢了,还在缺口处布雷架火力网,就等着乌军突围时捡便宜,这打法比之前省了不少伤亡。 乌军那边是真急了,泽连斯基都让情报总局的特种部队坐黑鹰直升机往里冲,结果还被俄军盯上了。 虽说乌军说打退了几十次进攻,但泽连斯基自己也承认“后勤补给艰难”,这话说得已经很实在了——要是没被围,补给能难到哪儿去? 还有西方记者也不信乌方的话,毕竟俄军都快把包围圈封死了,就差几百米的口子,乌军想送东西进去难如登天。 最可怜的还是城里的老百姓,战前六万多人,现在就剩一万多留守的,躲在地下室里,靠志愿者送点面包矿泉水活着,外面炮声天天不断,好好的房子全成了断壁残垣。 打仗打到这份上,不管两边怎么吹牛皮,受苦的都是普通人家。 说到底,这“罗生门”就是俄乌僵持的缩影,俄军想靠拿下这城打破僵局,好在谈判桌上多要筹码;乌军想守住这根生命线,拖着等外援。 但真打起来,哪有什么绝对的“真相”,两边都是捡对自己有利的话说。 不过从实际情况看,俄军确实是占了上风,包围圈越收越紧,乌军补给又跟不上,就算现在没完全失守,日子肯定不好过。 但乌军也不会轻易放弃,毕竟这城丢了后果太严重,肯定还得死扛,至于最后结果咋样,不光看前线士兵的死活,还得看美国那些国家给不给援助,看两边能不能撑得住。 但不管怎么说,能早点停火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才是最实在的。 参考资料: 俄称在红军城打击被围困的乌军 乌称击退俄军进攻 2025-11-03 06:59·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