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制裁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卢比奥曾辩解说:“如果你制裁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全球油价就会上涨”。 美国不轻易动中国买俄罗斯石油这事,根源在于自家利益盘算得清楚。中国是全球头号石油进口国,每年从俄罗斯那拉走海量原油,这些油不光自己用,还炼成汽油柴油卖到全世界。 要是美国甩出二级制裁,切断中国和俄罗斯的交易链条,那全球油市准得乱套。油价飙升,美国老百姓开车加个油都得多掏腰包,通胀压力大,企业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 而美国自家石油产量虽高,但全球市场一体化,谁也别想独善其身。欧洲国家,本来就靠中国炼化的成品油过日子,要是供应断了,他们的经济得先崩溃。 卢比奥作为国务卿,早就在公开场合点明这点,他说制裁中国等于自找麻烦,因为中国加工后的油流向全球,包括美国的盟友们。 要是油价飙升,欧洲人买油得花更多欧元,美国还得面对盟友的埋怨,外交上吃亏不小。 其实,美国决策层不是没想过硬来,但权衡下来,发现风险太大。中国经济体量摆在那,报复起来不是闹着玩的。 中国手里捏着稀土这类关键矿产,美国高科技产业离不开,要是供应卡壳,硅谷公司的产业链就断了。俄罗斯通过卖油给中国,多少缓了口气,西方制裁的压力没那么致命。 中国买油也图实惠,有时候价格比市场低,还能保障能源安全。印度也买俄罗斯油,但美国对它下手狠多了,先是25%关税,后来升级到二级制裁。 区别对待是因为中国市场太大,影响力强,美国不敢轻易开战。印度虽是大买家,但经济依赖度没那么高。卢比奥在新闻会上直言,欧洲国家对制裁中国有顾虑,因为他们间接买的就是俄罗斯油的衍生品。 要是真罚中国,那些国家得另找油源,成本翻倍。全球石油供应链像一张网,中国是关键节点,拉动它,整个网都抖。 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冲突爆发后,美国带头搞制裁,封锁俄罗斯金融渠道,但对中国采购一直睁只眼闭只眼。 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采购量占俄罗斯出口大头,2025年前,中国每月进口俄罗斯油上百万桶,炼化后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地。 要是断了这条链,俄罗斯油得另寻出路,但买家少,油价准得跌,可全球供应一乱,又会反弹上涨。美国智库报告显示,这种动荡可能让布伦特原油价格涨20%以上。 特别是在特朗普又上台后,这种政策更激进,2025年10月直接制裁罗斯石油和卢克石油这两大巨头,这俩公司占全球油产5%以上。 结果,中国国有油企像中石油、中石化赶紧刹车,暂停部分俄罗斯海运油采购,避免卷入美元体系封锁。印度炼厂也跟着减量,短期内油市波动大,价格在交易所跳来跳去。 俄罗斯油收入大打折扣,莫斯科得想办法填窟窿。 但美国之前不碰中国,因为中国有备用方案,中东、非洲油源多,能快速切换。印度依赖俄罗斯油比例高,切换慢,美国觉得压它有效。 中国不一样,体量大,切换后全球市场得跟着调整。美国商务部数据表明,中美贸易额巨大,要是因为油事闹僵,波音、苹果在华业务得遭重创。 欧洲理事会也发声,说制裁中国会伤及无辜,他们的能源安全得优先考虑。卢比奥在国会听证会上反复强调,制裁中国不是简单的事,得算总账。 全球能源市场联系太紧,谁也离不开谁。中国买俄罗斯油,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供应,要是强行切断,东南亚国家发电厂得缺燃料,经济增速下滑。 美国国内,油价涨了,选民不干,政府压力山大。 美国这套玩法,本质上是实力博弈。中国有底气,不像小国那么好欺负。俄罗斯油出口转向亚洲后,中国成了主力买家,这让西方制裁效果打折。 美国知道这点,但直接对华动手,得不偿失。印度官员抱怨待遇不公,但现实就是这样,大国间博弈讲究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