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起义的概率,是零。为什么?因为你无法在一场“100小时”就结束的战争里策划起义。1991年海湾战争,伊拉克地面部队连反应时间都没有。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瘫痪”,不是“阵前倒戈”。 一旦局势升级,解放军讲究的是“体系压制、快速推进”,短时间内就能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和信息权。台军高层连反应时间都未必有,更别说基层士兵去组织、联络、策划一场成规模的起义。 更何况,拿什么去起义?台军目前20多万部队,16万是志愿兵,其他的都是义务兵。这帮义务兵的服役期只有“4个月”。这是什么概念?大陆军队里,新兵3个月基础训练完刚下连队,台军义务兵已经“光荣退伍”了。台媒自己都调侃,这帮“草莓兵”是“刚学会扣扳机就回家”,连战术配合都没摸熟,哪来的战斗力。 就算把那16万志愿兵当主力,实际情况也惨不忍睹。台军陆军不少单位的缺编率高达30%,海军舰艇常常因为凑不齐人,只能维持最低执勤标准。志愿兵的流失率也高达15%,很多人当兵只是为了混份薪水,基层军官天天抱怨“装备老旧、训练流于形式”,士气低落到极点。 至于台当局宣称能动员的“200万后备军”,那更是个笑话。这些人每年只参加5到7天的“教召”,内容多是“队列操练”,连实弹演习都少,装备更是缺到用“越战时期的M1钢盔”。指望这帮人去“起义”? 台军内部的管控和军心状态,也决定了起义难成气候。高层的升迁早就和政治立场深度绑定,基本都是政客的附庸。基层士兵在高强度战事和“体系瘫痪”的双重压力下,第一反应不是“起义”,而是“崩溃”。 这支连“满编”都凑不齐、拿着“越战钢盔”当宝贝、服役期只有“4月”的部队,在“100小时”的现代战争节奏里,唯一的“剧本”就是被“快速缴械”。 你怎么看台军这“4个月”的战斗力? {我的分析,只提供干货!点赞关注 → 热点拆解抢先看 | 转发收藏 → 随时复盘!往期所有干货皆在主页,【点我头像】 随时阅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