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时,美国开始警惕中国崛起,中国这样安慰小布什总统:“中国GDP总额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美国一年GDP增量4000多亿,中国不到800亿,美国不必担心中国。” 先看最核心的GDP数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计算刚好迈过一万亿美元大关,而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同期数据更能说明差距,当年美国名义 GDP 已经接近十万亿美元,中国这一万亿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够,说是不到十分之一一点没夸张。 更关键的是增量差距,美国那年GDP增长5%,光新增的部分就有四千多亿美元,而中国即便保持了8%的增速,增量换算下来还不到八百亿美元。这就好比美国一年能攒下一个小目标,中国辛苦一年才攒下不到两千万,这种速度差意味着短期内根本追不上,更别说构成什么威胁了。 再看经济质量,中国当时的GDP水分可比美国大不少。国家统计局的贸易数据能说明问题,2000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里,高技术产品占比还不到五分之一,只有 18.9%,出口的东西大多是纺织、服装、鞋子这些轻工产品,赚的都是辛苦钱。 而美国那会儿早就是高科技产业的领头羊,飞机、芯片、医疗设备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占据全球市场,单是卖给中国的飞机和化肥就占了中国进口的不小份额,这种质量上的鸿沟可不是靠GDP数字就能抹平的。 外汇储备这种硬实力的差距更明显,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00 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刚到1655.7亿美元,看着不少,但跟美国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要知道美国光是黄金储备就有八千多吨,占其外汇储备的65%以上,更别提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了。 更现实的是,中国当时正被一堆内部问题缠着手脚,根本没心思也没能力去考虑所谓的“崛起威胁”。人社部2000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有 657 万人,虽然有九成多进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全年再就业率也才 35.4%,三百多万人等着找工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还占着全国就业人口的一半,足足 3.5 亿人困在土地上,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 那会儿国家的重心全在“保就业、稳民生”上,光是落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就花了不少力气,哪还有多余的资源去搞对外扩张那一套。 小布什政府刚上台时确实喊过对华强硬的口号,把中国定位成战略竞争对手,但真看透了两国的实力差距后,态度也慢慢调整了。毕竟中国当时能提供美国市场需要的廉价商品,还能成为美国农产品和高端产品的出口市场,这种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中国那一万亿美元GDP更像是个起点,之后十几年都是在解决内部问题、升级产业结构中慢慢成长,所谓的“威胁” 从来都是个伪命题。

闲来无事
前南大使馆,南海撞机。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和挑衅从来没停过!只是2000年美科技股暴雷,2001年9.11使美国的战略方向不得不转移,而03年萨达姆不用美元结算石油更是触了美国的逆鳞!美国人稍稍缓过来一点就重返亚太,西太再平衡。只是中国利用这个战略窗口期完成了产业升级。到特朗普上台搞对抗时中国已经有了可以对抗的底牌和信心
闲来无事 回复 11-08 19:48
世上没有躺赢,国运或个人运气都是以自强为基础的。
慕斯 回复 11-08 18:59
“优势在我!”这句以后不准用了。[拍手]
用户15xxx23
韬光养晦,卧薪尝胆老外不懂的
Daniel-Wong 回复 用户15xxx23 11-06 10:39
小心,日本在国外资产比国内多得多。
用户15xxx23 回复 11-05 17:54
小日本鬼子被它爹丑国干废了
刚刚好
打压印度,压出一堆的屎,太恶心
顺其自然
现在我们5%印度8%
霸道 回复 11-07 09:14
80年代印度人均、总量都比我们高,我们90年代中期才拉开与印度的差距。
用户10xxx25 回复 11-10 09:08
印度我觉得拆分比较好,本来印度就是英国佬强行缝合在一块的,文化语言历史甚至连人种都不一样,拆了反而更好。地区强国总比世界强国好对付一点
穿越波浪的皮划艇
小布什是打仗没空理我们,不是不想,是要打伊拉克搞石油。
我生命中的温暖唯有你的笑容
一万亿的那时候我感觉我们还是很穷很穷,我们周边楼房的都没几栋,什么水泥路滤青路更是想都不敢想,镇到县城的路也是2003年才开始动工修的,现在的人太幸福了
漂流瓶
潜龙勿用,低调是对滴
qdsomke
第一和第二打架死的经常都是老三[呲牙笑][呲牙笑]
LXFCC
美帝应该是被忽悠了吧
用户11xxx96
现在到了“或跃,在渊”的时候,过几年就“飞龙在天”
老张
有一种说法,叫做感谢本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