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用了75个月,卖了100万辆。 理想:不好意思,我才用了58个月。 鸿蒙智

球球世界看 2025-11-04 12:59:27

零跑:用了75个月,卖了100万辆。 理想:不好意思,我才用了58个月。 鸿蒙智行:通通靠边站,我只用了43个月。 小鹏:我已经突破80万辆,100万辆近在咫尺。 蔚来:俺也一样。 小米:急什么,我才卖车18个月,就卖了43万辆。

曾经的蔚小理,现在蔚来和小鹏的销量仍然没有突破100万台,而理想是最早突破百万台销量的新势力车企,只用了58个月,目前已经突破140万台,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零跑成为第二个突破百万台销量的自主新势力品牌,用时75个月。进入2025年后,新势力车企排名已经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零跑的月销量断崖式领先其它品牌,现在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新势力车企,10月突破7万辆,是理想的两倍多,无敌是多么寂寞。

而余承东宣布仅用43个月,鸿蒙智行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台,在新势力车企中耗时最短。不得不说鸿蒙智行确实猛,因为里面的车企,在和华为合作之前,在市场上已经被边缘化,华为赋能后,犹如站在风口上的猪,一下子就起飞了,销量高也就算了,最核心的是均价是国产车中最高的,把外国豪华品牌打的一点脾气都没有,这一点不得不服余承东,吹过的牛基本都成为了现实。

最后不得不说小米,截止目前刚好卖车18个月,累计交付突破43万辆,这速度确实有点恐怖如斯啊,按照当前的月销量走势来看,再用18个月,也就是36个月累计交付就能突破100万辆。还是那句话,国产车崛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重大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终结外国车企割韭菜,想想以前,卡罗拉都敢卖我们15万,国产车全面崛起后,卡罗拉现在只敢卖七八万,配置还比以前高,就知道这些外国车当初割韭菜究竟有多厉害。

0 阅读:5579

评论列表

沈拥军

沈拥军

5
2025-11-05 10:17

鸿蒙造车吗?把五个工厂联合起来也算?要不要那几个头部企业也拉一起,改一改名称或联盟,也是一年100万辆,搞笑啊

行者 回复 11-05 13:34
福耀是不是也可以把他的数据放在这里一起比?

太上皇 回复 11-05 14:04
打个比方,有个川菜酒店准备卖海鲜,酒店从知名海鲜批发店买入顶级澳龙和蓝鳍金枪鱼。现在三种收费模式。第一,酒店买了打包带走,自己回家料理。第二,酒店买了打包带走,海鲜店附送菜单做法。第三,酒店出厨房,海鲜店请一级厨师去酒店料理,澳龙和金枪鱼不按市场价,按进口价算,抛开成本后盈利,酒店和海鲜店五五分账。

寂静的星空

寂静的星空

5
2025-11-05 10:27

那个鸿蒙智行是个什么玩意,汽车有这个品牌吗?

狮子王 回复 11-05 10:59
就一个小米想干掉却一直跟它后面吃屁的小菜鸡。

行者 回复 11-05 13:33
就像轮胎一样,用了我的轮胎都是我的产品

山中老翁

山中老翁

4
2025-11-04 20:34

增程车就是一种走了个夹缝的车,一缺少核心技术,靠冰箱彩电大沙发来赢来了一些高端用户。现在的鸿蒙智行是靠科技概念来赢来的所谓的高端用户(因为是豪车的价格智能辅助驾驶为卖点)也没有什么汽车的核心技术,因为Ev车和增程车没有变速箱增程器是市场上的货架商品只是个家的调教略有不同。不现插混车像比亚迪的DMI和DMP,还有什么EMI等等。是以发动机节油为最大需求的设计,增程车就做不到,为什么增程车起用增程器后油耗要高于插混的原因就是缺少核心技术。所以增程车越做电池越大甚至超过Ev车的电池。然后还号称续航高达多少多少公里。用户用价格不菲的钱买回来结果增程器成了看不见的摆设。一年烧不了两箱油,还一烧油就感觉难受(油耗高,噪音大)。365天350天都没有用过增程器还要为其保养花冤枉钱。厂家的核心就是为了什么?大家去自己好好想想吧。插混车电池小在有核心技术的支持下跑长途高速性能远超油车和增程车。现在的煤体人总是拿个皮尺用其长量其短站在犄角旮旯里看问题。妖言惑众。

Sheng 回复 11-05 14:03
。。。。油耗高那是因为油转电,等于汽油发电机+电池。混插那是油电分开的,发动机+电池。增程车的目的是解决长途焦虑,绝大部分人而言,正常通勤光用电就够了,油箱是备着的。用增程不用混插是因为人家买的就是电车而非油电混动车。只不过因为偶尔也会跑长途,目前电池技术不够方便,所以备个汽油发电机(增程器)。两车差别也是为什么只有中高端车才用增程器的原因。因为混动的,你可能只是为了开的,需要经济实惠,油耗很重要。而买增程的,人家是买的新能源车享受的,看中的是新能源车的舒适度,所以油耗很多人甚至都不去看的。就像油车2.8t和2.0t,人家买2.8t的还会在意2.8t更费油?再说长途又不是天天开,一个月说不定都开不了一两次,油耗高一点低一点有啥差别?

晚秋的叶 回复 11-05 14:41
整天说增程车没技术,你用过没?你想过为什么简单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么简单的硬件外资车在100w以内的车不给配置? 你所谓的技术,30w的增程车空间、动力、智能性、使用经济性和舒适性各方面都吊打50w以上的燃油合资车

guominj

guominj

3
2025-11-05 10:23

小米30个月,就可以100万辆了

香儿 回复 guominj 11-05 13:40
我10月留意4454,现在4407,你说掉了多少?不是几个月是10月不知道哪天才看的

guominj 回复 11-05 12:31
折腾几个月了,掉了多少粉呢,10%有没有呢?[呲牙笑]

Boge

Boge

3
2025-11-05 11:21

鸿蒙智行这个统计,不知道该怎么说?别的车企都是一个牌子,鸿蒙智行有几个牌子[捂脸哭]

Sheng 回复 11-05 14:16
但道理都一样,鸿蒙智行里没有定位一样的车型。也就等于说其实和其他车企旗下分不同系列车型,但销量算整体销量一样。如果鸿蒙智行各界有很多重合,例如像理想和问界这种关系,那才算按品牌数量堆量。

Sheng 回复 11-05 14:11
但道理都是一样。别家是同一牌子不同车型。鸿蒙智行是不同牌子不同款式车型。而不同牌子的x界本身就是独立于母公司的。又因为鸿蒙智行的关系,各车型也不完全会重复的,不存在同一车型多家堆销量的说法。所以和其他车企分不同系列差不多意思。

司徒风雨

司徒风雨

3
2025-11-05 13:30

这么比,鸿蒙智行有点耍流氓了,没必要[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自来也D

自来也D

2
2025-11-05 13:54

地基不稳

用户10xxx50

用户10xxx50

2
2025-11-05 13:46

小米突破一百万可不是好事,多少家庭被坑害。

朵略觅蜜眯咪幂 回复 11-05 14:00
这个坑已经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这么多人都爬不上来了,可是这些人还是觉得坑好看刺激,自己义无反顾的往坑里跳怪谁呢?自己带着一家人慢慢填呗!

奋斗

奋斗

2
2025-11-04 19:13

感觉小米28个月卖100万台

用户29xxx48

用户29xxx48

1
2025-11-05 12:48

现在的新能源也在拼命割韭菜,外行也都眼热这块蛋糕,两三年就能收回投资,利润太高

用户17xxx13

用户17xxx13

1
2025-11-05 12:42

都站一边,我比亚迪一年都不止百万,我比亚迪系一年怎么也得几千万辆车,谁敢不服

去年买了个表

去年买了个表

1
2025-11-05 11:39

小米牛逼

用户10xxx46

用户10xxx46

1
2025-11-05 09:05

不知道再过18个月还有没米下锅!!!

股海一哥

股海一哥

1
2025-11-04 19:30

搞笑的理想!撞卡车赢了!销量输了!还会一直输!把消费者当傻子!

球球世界看

球球世界看

体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