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吉林四平,一位在外上大学的大二女生和父亲吐槽了一句学校饭缺少家味,没想到,爸爸会辞去天津的工作,直接跨越900公里来到女儿的校旁摆摊炒饭,网友:这碗饭,藏着最暖的牵挂! (来源:长沙政法频道) 现在不少孩子离家求学,总会念叨食堂饭菜少了“妈妈的味道”“爸爸的手艺”,大多也就发个牢骚,爸妈听听作罢。 可吉林的这位父亲不一样,听到自己的女儿李冰迪说了一句学校的饭没“家味”。 他直接就辞去天津经营多年的烧烤店工作,跨越900公里来到吉林四平,在女儿学校附近支起了炒饭摊。 开张第一天,生意冷清,就卖了7份,收入还没女儿当天70元的家教费多。 女儿心疼父亲,在朋友圈和学校论坛讲了这事,说爸爸用的都是干净食材,就想听听大家对炒饭的改进意见,没想着求照顾生意。 结果帖子火了,第二天摊位前就排起长队,来的有同校师生,有四平本地人,甚至还有外地专门赶来的网友,有人等一小时也没抱怨。 此事引发热议,有网友说,其实叔叔的炒饭和普通的炒饭一样,但又似乎不一样,一样的点是因为他们都是炒饭,不一样的点是叔叔的炒饭夹杂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 也有网友说,女儿好,女儿父亲好,女儿的同校校友好,女儿父亲的炒饭好 还有网友说,近百年过去了,知识分子依然跟工农群众站在一起。 我认为这家味,藏着的不仅仅是父亲对女儿的疼爱,更是我们中国父母大多数表达爱的方式。 那些在外求学的孩子,不是人人都能拥有这样的父母跨越而来的经历,但父母的惦记和爱从来都不会缺席。 我忍不住感叹,看了别人的专属炒饭摊忍不住落泪,真的控制不住双手给自己的爸妈打个电话——毕竟,家人之间的惦记,从来都是双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