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问摩根大通CEO戴蒙:“中国怕不怕制裁?”没想到,这位金融大佬的回答,颠

映天真 2025-11-05 16:59:23

美国记者问摩根大通CEO戴蒙:“中国怕不怕制裁?”没想到,这位金融大佬的回答,颠覆了美国记者的认知。 中美经贸摩擦这些年没少见,美国从关税战打到技术封锁,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成了靶子。2025年5月30日,在里根国家经济论坛上,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接受采访,美国记者直接问中国会不会因为制裁就低头。这位华尔街老手直截了当回话,说中国面对压力时总能快速动员资源解决问题,不会坐等屈服。这种韧劲儿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多年战略积累的结果。戴蒙的话一出口,让现场不少人愣住,因为这戳破了有些人对中国“怕制裁”的幻想。 戴蒙的观察来自他和中国企业的长期接触。他说中国企业碰到瓶颈,就能拉起大队工程师日夜攻关,过去几年在关键技术上突破不断。这话接地气,中国在量子计算上推出的祖冲之三号原型机,处理复杂问题时算力远超国际水平。国家层面统筹资源,基础研究投入从2020年起增长超七成,直接推出一堆原创成果。制裁本想卡脖子,结果中国拿它当鞭子,抽着自己往前跑。供应链上早早多元化布局,不靠单一渠道,电动汽车和锂电池领域,中国从跟跑到领跑,全球份额稳稳的。戴蒙点明,美国企业还离不开中国市场,摩根大通自己就服务上百家中国公司,不会因为地缘风波就撤。 美国这些举措,本意遏制中国高科技崛起,可事实是中国步伐更快了。半导体管制来了,中国本土产能上台阶,智能工厂数量占全球四成。人工智能算法训练,本土数据中心满负荷运转。戴蒙强调,中国这种应对方式,靠的是政府和市场协同,资源分配高效。想想看,要是没有外部压力,中国创新会不会慢点?现在看来,反倒成了催化剂。戴蒙还提醒,美国别光盯着中国,内部财政赤字堆山,通胀、教育问题一大堆,这些不解决,外部施压就是空转。 中国的发展逻辑简单,坚持自力更生,开放合作两手抓。制裁下,中国企业工程师规模效应明显,政策导向市场,迭代速度快。美国如果只玩单边牌,忽略自家改革,丢的不止经济份额,还有影响力。戴蒙的表态,暴露美国决策盲点,他说中国是潜在对手,但问题多在美国内部。这话有道理,中美博弈是全面实力比拼,中国工程师加政策引擎,跑出高速轨道。美国企业深耕中国,就是看准机会多。制裁像双刃剑,用力过猛,自家供应链先疼。欧洲盟友也被裹进去,关税上调后经济吃力,转头和中国做生意求平衡。美国优先喊得响,要是变成孤立,那麻烦大了。 中国这些年,面对制裁没慌,相反,内生动力更足。量子计算、电动车突破,都是国家规划和企业执行的结果。戴蒙访谈中提到,中国在这些领域不是追赶者了。出口管制想堵芯片,中国建起自家生产线。基础投入增长,实验室成果涌现。长远看,中国构建平行体系,避免依赖风险。戴蒙警告,美国麻烦在内,赤字、通胀不理,关税再高也治标不治本。中国坚持对话大门开,但底线不动摇,自强是硬道理。 中美关系复杂,但中国始终主张互利共赢。戴蒙的话颠覆认知,就在于他看到中国韧性,不是空谈。过去几年,中国技术自主化加速,证明制裁挡不住前进路。美国如果正视现实,推动改革,对话解决分歧,才是正道。中国发展靠自己,开放大门不关,世界经济需要合作。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稳住脚跟,贡献正能量。戴蒙作为金融大佬,亲历中美生意,明白撤资等于自断臂膀。这提醒大家,竞争归竞争,合作是主流。

1 阅读:1370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