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政府停摆刷新纪录,谁能治? 截至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达35天,追平历史最长纪录。这场因两党在《平价医疗法案》上僵持不下的预算之争,已演变为一场席卷民生各领域的全面危机。 超320万旅客遭遇航班延误或取消,空中交通管制员和安检人员被迫无薪工作。与此同时,覆盖4200万低收入者的食品救济项目中断,医疗系统面临瘫痪风险。 01 民生为代价的政治博弈 这场停摆本质上是两党在医保福利问题上的政治博弈。民主党要求加强《平价医疗法案》补贴,共和党则坚决反对任何妥协。 然而,政治博弈的代价最终转嫁给了普通民众。空中交通管制员承受着巨大压力仍被迫无薪工作,请假人员日益增多。如果停摆持续到感恩节旅行季,美国航空交通将面临“灾难性”冲击。 更严峻的是,联邦食品救济项目停止发放援助金,医疗费用可能大幅上涨。让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当政治家们在会议室里争论时,普通美国人正在为下一顿饭、下一剂药发愁。 02 经济雪球越滚越大 这场政治僵局正在演变成经济危机。专家估计,政府停摆每持续一周,美国经济就损失数十亿美元。 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用“雪球”比喻停摆的连锁反应:“这就像雪球滚下山,势头和规模会越来越大。”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警告,本就脆弱的经济可能因此陷入更深的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停摆与以往不同——国会在危机前未能通过任何完整财年支出法案,导致冲击更为严重。 03 历史循环何时休 自1976年以来,美国政府停摆已发生数十次。从最初的非核心部门(如公园、博物馆)停摆,到如今波及民航、医疗等关键领域,停摆的影响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这种周期性危机凸显美国政治体制的结构性问题。两党将预算拨款作为政治筹码,使政府停摆从偶发事件演变为常态现象。每次停摆都在美国政治史上留下新的伤痕,而愈合这些伤痕的时间却越来越长。 政府停摆就像一场政治游戏,但普通人付出的却是真实的生活代价。当航班延误、食品救济中断、医疗费用上涨成为日常,美国民众不禁要问:这场政治僵局的尽头在哪里? 随着感恩节临近,如果停摆持续,美国将面临怎样的局面?两党之争究竟是在为民请命,还是在牺牲民生达成政治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