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若赖清德能接受‘九二共识’,下架民进党台独党纲,我

未央细说 2025-11-05 17:33:21

郑丽文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若赖清德能接受‘九二共识’,下架民进党台独党纲,我相信赖清德也可以改变两岸关系,也可以迎来两岸的和平”。   “九二共识”从来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政治术语,本质就是1992年两岸海协会与海基会坐下来谈出的核心默契——双方都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只是对“中国”的政治含义认知不同,没有华丽辞藻,没有复杂条款,就这一句“一个中国”的共识,却成了两岸沟通的定海神针。   过去马英九时代,正是靠着这份默契,两岸关系迎来了“黄金八年”:2010年签署ECFA,台湾农民的芒果、莲雾、释迦借着零关税稳稳摆进大陆超市,高雄果农陈阿伯记得,那几年光芒果年收入就从80万新台币涨到200万,家里盖了新房,还给儿子娶了媳妇。   两岸直航航线从3条增到82条,台北到上海的飞行时间缩到2小时,当年被迫分隔的老兵们,终于不用再绕经香港转机,握着大陆亲人的手哭着说“这辈子没遗憾了”;学生交换项目遍地开花,台生到大陆读清华、北大,陆生去台湾修故宫文物修复课,校园里两岸青年一起熬夜赶课题、逛夜市,根本没什么“隔阂感”。   那时候的台海,听不到军演的轰鸣,只有货轮往来的汽笛声和机场的播报声,民众脸上挂的是实在的笑容,不是对战争的焦虑。   可民进党2016年上台后,硬是把这根定海神针当成了洪水猛兽,蔡英文刚就职就喊“维持现状”,却连“九二共识”四个字都不敢提,暗地里纵容“去中国化”愈演愈烈:高中历史课把“中国史”并入“东亚史”,删除“郑成功收复台湾”“甲午战争割台”等关键章节;“故宫南院”把“中国文物”改标“亚洲文物”,连《富春山居图》都差点被移出展厅。   赖清德更是把“台独”刻在脑门上,早年当台南市长时就搞“正名运动”,把街道名称里的“中国”换成“台湾”,后来抛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走到哪儿都标榜自己是“坚定的台独工作者”,结果呢?两岸沟通渠道全断了,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协商会议成了摆设,曾经热络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再也没开过。   取而代之的是大陆常态化军演: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首次开展围台军演,战机越过所谓“海峡中线”成了日常,航母编队绕台航行从“罕见”变成“常态”;2024年赖清德“过境”美国,东部战区直接出动40架战机、8艘军舰在台海展开联合演训,导弹驱逐舰抵近台岛东部海域,台海的空气越来越紧张,双方在军事上一点点堆积风险,就像两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明知再往前冲会相撞,却没人愿意先踩刹车。   再说说1991年民进党通过的“台独党纲”,说白了就是当年为了凝聚独派支持搞的“选举工具”,那会儿民进党刚成立没几年,在国民党的压制下举步维艰,为了拉拢深绿选民,硬是把“建立台湾共和国”“以公投决定国家前途”写进党纲,这种拿国家主权当选举筹码的操作,从一开始就透着投机的恶臭。   这些年民进党也知道这党纲“见不得光”,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偷偷修改过一次,把“建立台湾共和国”改成“推动台湾成为正常国家”,却没删掉核心的“台独”主张。   郑丽文呼吁下架它,根本不是要民进党“自宫”,而是希望他们放下意识形态的包袱——现在的台湾,年轻人愁的是月薪3万新台币不够花,不是“台独”口号喊得响不响;企业家盼的是两岸产业链能顺畅对接,不是军事对峙带来的订单流失;普通民众要的是孩子能安心上学、老人能踏实看病,不是每天担心“战争要来了”。   可赖清德偏不明白,或者说他根本不想明白,他没看清,现在的大陆早已不是20年前,主导台海事务的能力越来越强:福建舰航母下水后,舰载机测试进展神速;歼-20列装数量突破200架,常态化巡航台海成了战力展示;经济上,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2023年台湾对大陆出口额占比仍高达42%,哪怕民进党搞“新南向政策”,台商还是扎堆往大陆跑,因为他们知道“离开大陆市场活不下去”。   那些嘴上喊“挺台”的外部势力,真要让他们为台海开战,没一个敢点头的——美国军舰穿越海峡不过是秀肌肉,真到关键时刻,只会像1958年金门炮战时那样“隔岸观火”;日本喊“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却连增加防卫预算都磨磨蹭蹭,说到底都是“口头挺台”的戏码。   郑丽文的话之所以“石破天惊”,就是因为她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实话,两岸和平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只要民进党肯放下“台独”执念,只要赖清德敢迈出“接受九二共识”那一步,一切都还有转机。   可这一步,他真的敢走吗?毕竟对他这种“台独工作者”来说,意识形态或许比2300万民众的福祉更重要,只是他别忘了,台海局势的主导权从来不在台湾,更不在外部势力,大陆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真把路走死了,别说“改变两岸关系”,恐怕连他自己的政治前途都得跟着陪葬。   你说,赖清德最终会选“和平”还是“投机”?评论区聊聊呗!

0 阅读:903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