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

古凌零 2025-11-05 17:38:08

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碍了大陆自己芯片产业的发展,毕竟台积电南京厂生产的都是成熟制程的芯片,这些芯片我们都可以自己生产,结果现在平白无故就让给了台积电,自家芯片产业反而受到了挤压,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巨大打击! 项立刚对台积电南京厂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挺明确,他觉得这事不划算,早年间厂子刚落地时,他就公开说过反对的话。 台积电作为台湾企业,在大陆享受了不少优惠政策,比如土地支持、税收减免和人才引进便利,这些帮它快速建厂投产。 结果,南京厂从2018年左右开始运营,四五年时间营收就冲到千亿级别,利润也累计两百亿左右,这些钱不光是赚了,还直接用来补台积电全球其他项目的窟窿。 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厂从启动就问题不断,成本高企,亏损好几年,累计赤字上百亿新台币。日本厂和欧洲厂也类似,运营开支大,收益上不来,全靠南京这边的盈利输血。 项立刚说,这等于大陆市场在养着台积电的海外业务,利益分配太不均了。 他还指出,台积电一边在大陆拿好处,一边却跟着美国搞科技限制,对大陆芯片领域设卡子。这种双面做法,让他觉得违背了基本的市场规矩。 南京厂主要产成熟制程芯片,像16纳米、28纳米这些,大陆本土企业其实早就有能力自己做,中芯国际、华虹等公司在这块技术成熟,能满足国内需求。 可台积电仗着品牌和规模优势,把本来该本土企业接的订单抢了过去,导致本土芯片厂市场份额被挤压,产能利用率降下来。 项立刚强调,这不光是钱的事,还耽误了本土产业积累经验、扩大规模的机会。在成熟制程上,本土企业本来可以快速追赶,结果让给了外资,等于自己给自己挖坑。 台积电的全球布局里,南京厂成了盈利亮点,但其他地方的亏损太严重。美国厂2025年虽开始小幅盈利,可前几年亏得太多,仍需补贴。 日本厂运营成本高,欧洲厂供应链不稳,这些都得靠南京的资金支撑。项立刚觉得,这模式让大陆成了冤大头,帮台积电填补各种亏空,却没换来技术转移或真正合作。 相反,台积电还配合外部力量,限制先进设备和技术流入大陆,这让本土芯片企业发展更难。比方说,中芯国际想升级制程,就得绕道找替代方案,时间和成本都增加。 项立刚的观点是,大陆应该优先本土产业,别再为外资的海外项目买单,把资源倾斜给自家企业,集中力量搞自主芯片。 从数据看,台积电2025年整体营收强劲,前九个月新台币27629.6亿,同比增长36.4%,主要是AI需求拉动。 但南京厂占比小,不到3%,生产的是成熟芯片,这块大陆企业本能自给自足,却被台积电分走一杯羹。 项立刚批评说,这阻碍了本土芯片产业的成长,因为成熟制程是基础,本土企业没法在竞争中练兵,整体产业链就弱了。 他反对南京厂扩建,觉得扩了只会加剧挤压。台积电的策略是全球分散风险,但对大陆来说,等于把自家市场让出去,本土企业订单少,研发投入跟不上,长期看对中国芯片是个打击。 项立刚呼吁,政策要调整,别让外资一边吸金一边设限,得让本土企业站稳脚跟。 本土芯片产业面临压力,中芯国际虽在成熟制程有进展,但市场份额被外资蚕食。项立刚认为,这事的核心是自主发展,大陆有能力生产这些芯片,却白白给了台积电,导致自家产业受挤压。 他还说,台积电的盈利依赖大陆市场,却不回馈,这不公平。这对芯片产业安全是个警示,得摆脱对外资的捆绑,专注自立自强。

0 阅读:1
古凌零

古凌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