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排长郭忠田放弃守护大本营的命令,还让美军坦克大摇

熹然说历史 2025-11-05 23:58:08

1950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排长郭忠田放弃守护大本营的命令,还让美军坦克大摇大摆的通过,但就是这个举动却让我军大获全胜,重创敌军。 一个24岁的排长,面对50辆美军坦克呼啸而过,竟然下令”谁都不许开枪”!这看似违抗军令的举动,却成就了抗美援朝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战斗奇迹。葛岘岭一战,郭忠田带领30名战士歼敌215人,全排无一伤亡。这个农家子弟到底用了什么招数? 提起抗美援朝的经典战役,大家都知道松骨峰、上甘岭,但很少有人知道葛岘岭阻击战。这一战其实是38军被称为”万岁军”最关键的一战,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一个叫郭忠田的年轻排长。 郭忠田,1926年1月出生在吉林省怀德县公主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个从小吃不饱饭的孩子,16岁就参加了游击队,亲眼见过太多生离死别。1945年参军后,他在解放战争中作战勇敢,立大功四次,从班长一路升到排长。 1950年11月下旬,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38军113师337团1连2排接到紧急任务,要赶到龙源里的葛岘岭阻击南逃的美军。这里是连接价川、顺川公路的咽喉要道,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郭忠田带着全排30个兄弟,已经连续5天5夜没合眼了。战士们走路都在打瞌睡,有的人甚至撞到前面的战友才能清醒。但接到命令后,这群疲惫不堪的志愿军战士还是咬牙坚持,经过12个小时急行军,终于抢在美军前面到达了葛岘岭。 到了阵地,郭忠田没急着让大家休息,而是仔细观察地形。葛岘岭主峰虽然是制高点,但地势太突兀,一旦美军战机来袭,部队只能白挨轰炸。他的目光落在了主峰北侧的一个小山包上,这里距离公路转弯处不到50米,任何车辆经过都必须减速。 这时候郭忠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主峰构设伪装阵地,在小山包设置真正的主阵地。战士们虽然累得要命,但还是按照排长的命令,连夜挖工事、做伪装。 29日早上8点多,美军来了。先是一支小车队,郭忠田果断下令开火,几分钟就把这些美军全部歼灭。正在清理战场时,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50多辆美军坦克朝阵地开来。 这时候,战士们都急了眼,纷纷请战:“排长,还不打?敌人都要跑了!”有人甚至准备用手榴弹去炸坦克。但郭忠田却下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想不通的命令:“把坦克放过去!谁也不许开枪!” 战士们懵了,有人提醒:“连长、指导员可是说了,不能放走一辆坦克、一辆汽车啊!”郭忠田坚决地说:“少废话,我是排长,听我的!” 这个决定看起来简直是在违抗军令,但郭忠田有自己的算盘。他清楚地知道,30个人硬拼50辆坦克,结果只能是全排牺牲,战果却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他判断坦克后面肯定还有大批车队。 果然,坦克过去后,后面跟着一长串运兵车、弹药车、补给车,一眼望不到头。郭忠田眼前一亮:“给我狠狠地打!”全排的火力瞬间倾泻而出,公路上顿时火光冲天,黑烟滚滚。 美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打懵了,车队大乱,士兵四处逃窜。气急败坏的美军立即调来100多架战机,对葛岘岭主峰进行地毯式轰炸。整个主峰变成了火海,但美军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炸的全是假工事。躲在真正工事里的志愿军战士们安然无恙,甚至还在心里偷着乐。 轰炸结束后,200多名美军分三路向山上发起冲锋。但在2排的猛烈火力打击下,不到两个小时就被全部击退,山坡上到处是美军的尸体。 这一战,2排歼敌215人,缴获火炮6门、汽车58辆,全排无一伤亡。平均每6发子弹就击毙一名美军,这样的战绩不仅震惊了美军,也让志愿军上下刮目相看。 战后,有人问郭忠田为什么要放过那些坦克,他说得很朴实:“那50辆坦克就是钢疙瘩,里面没多少人,打了也没用。后面的车队才是大头,那里面装的都是美军的有生力量和物资装备。我们的任务是消灭敌人,不是去硬碰钢铁。”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人都服了。原来,这个看似违抗军令的决定,实际上体现了高超的战术素养。郭忠田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战果,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智取胜”吗? 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2排”郭忠田英雄排”称号,给郭忠田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政府也给他颁发了三级国旗勋章。1951年,他还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赴柏林参加世界和平联欢节,向全世界讲述中国军人的英勇事迹。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郭忠田继续在军队服役,后来担任副师长。他把在战场上的那种机智勇敢,转化为和平时期的严谨负责。1993年,这位传奇英雄因病去世,享年67岁。 郭忠田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军事指挥艺术不是盲目的勇敢,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分析、科学决策。他那个看似违抗命令的举动,恰恰体现了一个优秀指挥员应有的战术素养。正如彭德怀后来在报告中所说,像郭忠田这样的英雄模范,“将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斗争的史册上万古流芳”。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