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开始反思,俄罗斯不该再防着中国,3年战争间他们明白很多。 普京第20次踏上

桃叔笑谈 2025-11-06 12:29:05

普京开始反思,俄罗斯不该再防着中国,3年战争间他们明白很多。 普京第20次踏上中国土地绝非偶然,从2000年至今平均每两年一次的访问频率,早已超越普通外交礼仪,成了俄罗斯战略节奏的直观体现。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的连环制裁给俄罗斯上了最狠的一课,能源出口这块命脉首当其冲,2025年前三季度对欧洲管道天然气出口暴跌45%,液化天然气也降了10%,原本依赖的欧洲市场硬生生被美国LNG趁虚而入,占了欧洲60%的份额。 可就在对西出口断崖式下滑时,向东看的俄罗斯却尝到了甜头:2023年对华原油出口量飙到一亿吨,直接超越沙特成了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天然气供应也比 2022年涨了50%,还超额完成合同量 7 亿立方米。 到了2024年,中俄贸易额稳稳站上2448亿美元,中国对俄出口还涨了4.1%,要知道这可是在全球经济波动的背景下实现的。 更关键的是,双方本币结算占比已经超过95%,等于把美元霸权的束缚撕了个大口子,西方想靠金融制裁卡脖子的算盘彻底落空。 之前俄罗斯或许还揣着点小心思,觉得在技术、产业上得留点余地,可战争一来,西方的技术封锁让俄罗斯的供应链差点断了档,这时候才发现中国早就成了最可靠的后盾。 而这一后盾的作用,在汽车市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西方品牌撤资后,中国车直接“接管”了局面,2024年11个中国品牌挤进俄罗斯销量前15名,哈弗就拿了外国品牌第一,市场份额12%,销量还涨了71%。 电动汽车更夸张,极氪一个牌子就占了俄罗斯43%的市场,全年卖了7623辆,把所谓的欧洲高端品牌甩得老远。 俄罗斯专家自己都承认,中国车的质量、设计比欧洲车还强,这种实打实的产业支持,可比空泛的承诺管用多了。 外交上的落差更让俄罗斯认清了现实,被西方孤立后,普京想找多国领导人谈实质问题都没机会,偏偏在中国的主场外交上找到了突破口。 2025年访华期间,他借着上合组织峰会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一口气见到了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多国领导人,从油气出口聊到合作安全,拿到了在其他场合根本得不到的外交支持。 要知道这次访问普京日均工作12小时,累计48小时连轴转,睡眠就几小时,这么拼可不是为了走形式,而是真的能谈成事儿——光是这次就签了能源、航天、人工智能等20多份合作文件,连“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这种大项目都敲定了备忘录,这条途经蒙古国的管道一旦建成,等于给俄罗斯能源出口又加了道“双保险”。 普京自己早就说过,俄中关系是“历史最高水平”,还特别提到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对两国关系的作用。 3年战争就像面镜子,照出了谁是真朋友:西方喊着制裁的时候,中国保持中立还给了务实合作;西方断供技术的时候,中国汽车、设备及时补位;西方孤立俄罗斯的时候,中国给了外交舞台。 之前可能还想着“防一手”,担心合作太深失了主动,现在才算想明白,中俄这种平等互信的合作,根本不是谁依附谁,而是实实在在的共赢。 就像这次双方互相开启免签,2025年上半年就有超100万俄罗斯人来华,年底预计突破200万,人员往来热络的背后,是两国关系越绑越紧的必然。 俄罗斯对东方的依赖度早就今非昔比了,原油出口对东方占比从40%飙到85%,天然气流向 “西转东” 已成定局,连普京的专车都挂上了带两个“8”的中文车牌,这种细节里藏着的,正是放下防备后的坦诚。 毕竟战争教会俄罗斯的最朴素道理,与其抱着过时的顾虑,不如跟靠得住的伙伴并肩前行,这才是真正的战略智慧。

0 阅读:0
桃叔笑谈

桃叔笑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