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幌子,落户才是真”——最近深圳掀起的一场清查行动,撕开了部分外籍留学生“曲线移民”的遮羞布。37家被立案查处的小公司,清一色走的是“留学生家属探亲+空壳公司挂靠”的套路,把“人才引进”政策玩成了无本万利的签证游戏,也让网友直呼“这操作也太钻空子了”! 我的天!这些空壳公司的套路简直把“投机取巧”玩到了极致!被查的37家公司里,有28家注册资本都没超过50万,19家连固定办公地址都没有,租个共享工位挂块牌子就敢开门“接单”!最离谱的是南山那家叫“某盛科技”的公司,工商信息显示做“软件开发”,实际就老板一个人,却帮23名外籍留学生挂靠“技术顾问”职位,这些留学生里有17人还在国外读书,根本没踏入过深圳一步,社保、个税全靠老板用个人账户代缴,就为了凑够深圳外籍人才落户需要的“连续2年社保”硬指标! 这哪是人才引进,分明是公然薅政策羊毛!深圳的外籍人才落户政策,本来是给真有本事的人准备的——比如高科技领域的工程师、高校的科研教授,不仅能直接落户,还能领最高50万元的租房补贴,子女还能优先入读公办学校。结果这些人倒好,拿着“留学生”身份当敲门砖,找个空壳公司挂名,不用上班、不用创造价值,就能躺着蹭福利,把真正想扎根深圳、贡献力量的外籍人才的名额都给占了!有个在深圳做芯片研发的外籍工程师吐槽,他跑了3个月手续、提交了10多份科研成果才落户,反观那些挂靠的,花几千块钱找个中介就搞定,这也太不公平了! 深圳这次清查可不是“走过场”,手段硬得很!执法人员直接上门核查,一看办公地址是共享工位,二查工资流水全是个人账户转账,三核业务合同全是伪造的“阴阳合同”,当场就锁定违规证据!截至目前,37家公司全被吊销营业执照,涉及的126名外籍留学生被取消落户资格,其中43人因为长期挂靠、虚假就业,被处以“限期60天内出境”的处罚,挂靠公司的老板还被罚款5-10万元不等,这波操作真是大快人心! 这里必须划三个硬核知识点,别被这些人的套路忽悠了!第一,深圳外籍人才落户的核心要求是“真实就业+连续社保”,空壳公司代缴社保属于“虚假就业”,哪怕社保交够年限,也会被取消资格,这在《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里写得明明白白;第二,探亲签证最长停留期只有180天,靠挂靠公司让家属长期滞留,属于“违规居留”,不仅本人要被处罚,挂靠公司也会被追责;第三,伪造就业证明、劳动合同,涉嫌违反《出境入境管理法》,情节严重的会被列入“黑名单”,5年内不得入境中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身边有没有见过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投机行为?我朋友公司楼下就有两家这种空壳公司,每天就老板一个人守着电脑,门口却挂着“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的牌子,后来被查的时候,执法车停了一排,才知道他们干的是违规挂靠的勾当!这些人以为钻了政策的空子就万事大吉,却忘了深圳作为科创之都,最看重的就是“真才实学”,哪能容得下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 这些外籍留学生的算盘打得再精,也低估了深圳的监管力度。他们只看到落户能享的福利,却忘了政策的初衷是“引才”不是“引移民”,没有真本事、不想做贡献,只想靠钻空子长期滞留,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城市的引才生态,还浪费了公共资源。深圳这次清查,就是要给所有想投机取巧的人敲个警钟:政策红利是给真正有价值的人准备的,耍小聪明、钻空子,迟早会被揪出来! 你觉得该怎么从根源上杜绝这种“曲线移民”的套路?是加强公司资质审核,还是让落户和实际贡献挂钩?要知道,现在广州、上海也跟着启动了类似清查行动,以后想靠虚假挂靠落户中国,只会越来越难。 城市的包容从来不等于纵容,人才引进政策的红利也不该被滥用。深圳这次干得漂亮,既守住了政策的底线,也维护了真正人才的利益。只有让投机取巧者无处遁形,才能让真正有才华、想贡献的人留下来,这才是人才引进政策的真正意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