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 答案很简单,随着冲

高干评世界 2025-11-06 13:58:39

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 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目标变了。 最早,俄只是想通过军事行动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后来俄罗斯发现欧美全部下场了,不打不行了。 2022年冲突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的核心诉求其实很明确 —— 就是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毕竟,北约都东扩五次了,从波兰到波罗的海三国,防线几乎已经贴近俄罗斯的西部边境了。 如果乌克兰再成功加入,俄罗斯就将彻底失去地缘安全上的缓冲带,这对俄罗斯而言无异于一把刀捅在脖子上。 这种安全压力并非夸大,事实上已经成为俄罗斯长期的战略焦虑。 自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以来,北约的军事据点逐渐逼近俄罗斯边境,雷达监控范围更是覆盖了俄罗斯重要城市,甚至还出现轮换驻军的情况。 这种地缘威胁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无法掉以轻心,更遑论是俄罗斯这样抗压力较大的力量。 与此同时,乌克兰不仅在宪法中留下了加入北约的目标,还在对话中表现出强硬态度。 其最高议会议长甚至公开表态不会修改宪法中有关北约的条款。 俄罗斯也曾试图通过谈判解决这个问题,俄方代表透露乌克兰政府曾提出“不加入北约”的意向,但西方背地里推动乌克兰反悔,这直接葬送了谈判的最后希望。 冲突初期,俄罗斯认为只需通过力所能及的军事动作,就可以让乌克兰和欧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推动对方收手。 但随着战事发展,俄罗斯发现事实根本不同。 俄罗斯不得不面对欧美不仅仅是在“声援乌克兰”,而是在军事、战略乃至资源方面做出直接的动作。 自冲突至今,美国累计援助数十亿美元武器装备,包括先进火炮、火箭炮和战术无人机。 而欧洲方面更是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力度。 欧洲国家到2025年初已经累积提供了超过351亿欧元的军援,甚至超越了美国的援助总量。 波兰更是直接提供上百辆现代坦克型号。 英国则在乌克兰培训了数万军人,欧盟甚至计划培养乌军飞行员。 这种全面性的支持手段,让战争的格局从地区摩擦升级为全面抗争。 当前形势下,俄罗斯要是选择退却,无疑将面临严重的战略损失。 俄控制的顿巴斯地区,不仅资源丰富,占据乌克兰煤炭的六成份额,这片土地还能为俄罗斯本国产业提供重要能源保障。 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供能能力以及锂矿储备的开发潜力,对于军工业和经济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产。 此外,赫尔松提供的粮食让俄罗斯有能力稳定对外贸易,法国和沙特的船只依然从港口采购新粮。 这些地域的经济、能源和资源价值总计数额惊人,其战略意义远远超出了纯军事的范畴,更不要说付出的战斗代价了。 因此让步或撤退,几乎等同于引狼入室,把已获得的红利拱手相让,这显然是俄罗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的结局。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面对西方的封锁中寻找破局点。 任何经济制裁都不曾完全掐断俄罗斯的经济体系。 俄方通过卢布结算令稳定了能源出口,加上与其他市场的合作,保证了国内经济的基本平稳运行。 而受西方车企撤离影响的汽车制造业短期受挫,但中国汽车的进入迅速填补了市场需求。 矿业和军工业则完美地成为支柱。 虽然财政赤字的问题确实在加剧,但俄罗斯目前通过发国债和资源出口维持局势。 这正是欧美制裁未能达到致命打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欧美内部矛盾也在逐渐显现,甚至有部分欧洲国家开始考虑“冻结冲突”的可能性。 这种看似松动的态度,正在促使俄罗斯变得更加坚韧。 如今,俄罗斯的战略已经明确,即便战况艰难也不会轻易妥协。 一方面必须维持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资源与政治利益也需要进一步巩固。 拖延对抗、等待对手软弱,已经成了俄罗斯下一阶段的关键目标。 战争的背后是资源与权力的博弈,地缘安全与利益的争夺从未停止。 在这场漫长的冲突中,没有无法被填上的鸿沟,也没有谁能赢得彻底胜利。 未来局势会如何收场,欧美的援助是否会熄火,俄罗斯能否维持现状,这些问题都留足了想象空间。 你认为在这样的僵局中,未来会是怎样的走向? 你是否认同时局会因资源和红利的消长而看到转机? 或者你会更支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让我们一起探索问题的另一面! 和平很远吗? 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近,但前提是对峙双方愿意后退一步。 信源: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度小视

0 阅读:1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