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吵翻了天,说俄罗斯普京政府在暗戳戳收拾对乌强硬派,那些喊着“往死里打乌克兰”的人,都被贴了“外国代理人”标签,虽然这瓜听着劲爆,但深扒一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先说说被贴标签的前总理卡西亚诺夫,这人早年跟着普京干,后来闹起了分歧,俄乌开战后直接跑到国外,加入了西方资助的反俄组织。 不仅到处瞎编战场消息,还煽动俄民众不满政府,2023年被列入“外国代理人”名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被收拾不是因为立场硬,是拿了外国的钱干损害自家的事! 再看另一个争议人物斯特列科夫,作为“皇俄派”大佬,当年拿下克里米亚他是功臣,俄乌冲突后天天骂俄军打得保守,喊着“全面动员打赢乌克兰”,强硬得比政府还激进。 2023年7月斯特列科被拘留的时候,不少人说这是打压强硬派,但真相是他犯了极端主义的罪,跟“外国代理人”没半毛钱关系。 而且俄罗斯国内多的是硬气的强硬派,比如不少军事博主天天喊“扩大战场、加大打击”,没沾过外国资金的边,照样在社交平台上畅所欲言,压根没人管。 其实这标签的规矩特简单,不管你是强硬派还是反战派,只要没拿外国钱、没被外国操控,就没人找你麻烦。 况且这制度从2012年就有了,核心就是防外人插手自家事儿。 说到底打压强硬派才贴标签就是故意带节奏,那些被贴标签的人本质都是碰了“拿外国钱干内政”的红线,跟立场激进与否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