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特朗普两个任期,对华态度相对友好、理性的加州州长纽森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与他唱反调,这种坚持给后者带来了政治层面的巨大回报。各界都看好纽森在三年后,代表民主党出战总统选举。 特别是纽森主导的加州选区重划法案,在特别选举中以极高支持率通过,这有助于纽森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名头,一跃成为民主党内部的领军人物。
作为美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蓝州”州长,纽森太清楚加州的命脉在哪,特朗普那些动辄挥舞关税大棒、搞对抗的套路,放在加州身上根本行不通。 中国是加州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方贸易总额就达到1370亿美元,硅谷的科技巨头、中央谷地的农场主、洛杉矶的制造业企业,多少生意都绑在对华合作上。 特朗普2025年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扬言要“重塑贸易秩序”,可在纽森眼里,这就是拿加州的饭碗开玩笑,他立刻跳出来反对,直言关税本质上是对加州家庭征税,预计会让加州消费者多掏250亿美元,还会丢掉6.4万个工作岗位,整体损失高达400亿美元。 纽森没光嘴上抗议,直接付诸行动,4月16日宣布加州起诉特朗普政府,成为全美第一个敢跟联邦政府叫板关税政策的州,之后还带动纽约、亚利桑那等12个州一起加入诉讼阵营。 虽然初审法院因程序问题驳回了加州的诉求,但纽森立马上诉,还高调宣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违法”,多家法院已经认可这一观点,这场官司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纽森都赚足了眼球,既树立了“为州民抗争”的形象,又精准契合了民主党内部反对特朗普政策的主流声音。 2023年他成为新冠疫情后首位访华的美国州长,为期一周的行程里,从香港到北京,密集对接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围绕经贸、气候变化、旅游业等领域深化合作。 这种理性务实的态度,跟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强硬形成鲜明对比,不仅让加州企业看到了稳定合作的希望,也让他在国际上收获了“靠谱”的名声。 除了在对华政策和关税问题上唱反调,纽森最关键的一步棋是主导加州选区重划法案,这直接为他的总统之路铺平了道路。 眼看着特朗普推动得克萨斯州重划选区,帮共和党多争取5个众议院席位,纽森立刻反击,推动加州议会通过选区重划方案,并举行全州特别投票。 特朗普气得在社交平台大骂这是“巨大骗局”,白宫还指责投票存在欺诈,但选民用实际行动投了赞成票,法案以极高支持率通过,按照新方案,民主党有望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多获得5个众议院席位,正好抵消了得州的影响。 当然,纽森的政治资本不止靠“反特朗普”,加州的经济实力才是他最硬的后台。 在他的治理下,加州2024年名义GDP达到4.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这样的成绩单放在全美国都没人能比。 加州本身就是科技、娱乐、农业、贸易多面开花,苹果、谷歌、特斯拉等巨头总部都在这,好莱坞掌控着全球娱乐产业话语权,农业出口量常年领跑全美,这些产业的繁荣既得益于纽森的政策支持,也反过来让他的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 他还趁热打铁,推动在洛杉矶建立世界级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把闲置的购物中心改造成量子科学与工程中心、免疫学和免疫治疗研究所,拉上谷歌等企业搞公私合作,既节省了2.23亿美元资金,又能提前几年投入使用,这种兼顾创新与效率的操作,正好契合了选民对“有能力的领导者”的期待。 纽森还很懂怎么积累民意基础,他在加州推行的政策几乎精准命中民主党核心选民的诉求: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承诺到2024年让所有低收入成年人都能享受医疗补助,不管移民身份;保护堕胎权,最高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后,他第一时间出台保护措施,还在其他州打广告宣传加州政策;应对公共危机时也不手软,山火肆虐时提出“洛杉矶2.0”重建计划,禽流感暴发后迅速宣布紧急状态,争取资金支持应急响应。 虽然他也经历过罢免危机,2021年有150万民众签名要求罢免他,但最终超过60%的选民投了“反对罢免”票,这背后既有他应对疫情的果断举措,也有民众对他反对特朗普政策的认可,在很多加州人眼里,纽森是在保护他们免受联邦政府不合理政策的伤害。 特朗普越批评他,他的支持率反而越高,这种“对抗中成长”的政治路径,让他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甚至被视为民主党未来的领军人物。 毕竟在美国政坛,光有理念不行,得有实打实的成绩和精准的政治操作,纽森显然都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坚持证明,跟特朗普唱反调不仅不是政治冒险,反而能收获巨大的政治回报,而这些回报,正在一点点把他推向总统宝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