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近40天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之争,终于迎来关键转折!11月7日,此前态度强硬的荷兰突然转变画风,不再执着于强行接管,反而抛出两个条件希望暂停争端——恢复关键芯片出口、理顺双方财务问题。这波从“胡搅蛮缠”到“主动谈条件”的反转,到底是荷兰服软妥协,还是换了种方式继续博弈? 事情得从9月底说起,荷兰政府突然搬出1952年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以“经济安全”为由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撤换中方委派的CEO,还把闻泰科技的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当时不少网友就吐槽“这哪是监管,分明是明抢”,毕竟安世是闻泰科技全资收购的中资企业,正常经营多年却遭无端干预。 荷兰没料到,这步棋直接踩了中方的底线。10月4日,中国商务部果断实施出口管制,而安世全球70%的芯片封装测试产能都在东莞,欧洲车企40%的车规芯片都依赖这里的供应。这一下欧洲市场炸了锅,德国大众、宝马等车企纷纷施压,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更是警告,再不解决断供问题,数周内多家工厂就得停产。更让荷兰尴尬的是,美国随后暂停了所谓的“50%穿透性规则”,原本跟着美方脚步的荷兰瞬间陷入孤立。 如今荷兰提出的两个条件,看似是让步,实则暗藏玄机。恢复芯片出口对欧洲车企来说是刚需,但网友看得明白:“荷兰先抢了人家的公司,现在反过来要中方先恢复供应,这逻辑太强盗了”。而所谓的财务问题,双方各有说法,荷兰称中方欠付晶圆款项,安世中国却反击荷兰方面欠付东莞工厂货款高达10亿元,这背后的账目核对恐怕没那么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闻泰科技三季度财报显示,半导体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核心,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近五成,车规芯片业务增长更是迅猛。中方的底气还来自稀土这张王牌,荷兰ASML公司生产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稀土,这也是荷兰不敢硬扛到底的重要原因。有网友留言“现在不是中方求着解决,而是荷兰骑虎难下”,也有人担心“就算暂停接管,荷兰看守内阁的政策变数大,得防着他们出尔反尔”。 商务部早已明确表态,荷方的不当干预造成了全球供应链动荡,理应承担全部责任。中方愿意为供应链稳定释放善意,批准符合条件的出口豁免,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牺牲企业合法权益。安世的控制权能否彻底归还、被撤换的高管能否复职,这些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zoobn
中国供应链应该引以为戒不仅要自力更生积极拓展各种资源,而且应该逐步稳固将国外品牌生产和技术进行自有掌控,才能不被恶意制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