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是浙江人,也最信任浙江人,他的第一文胆陈布雷是浙江慈溪人,他最信任的将领陈诚是浙江青田人,他的第一门生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人,他手下的第一号大特务戴笠是浙江衢州人。 蒋介石用人,讲究两点:黄埔出身和浙江同乡,俩条件都沾边的,那绝对是亲信中的亲信。黄埔军校一期生里,浙江人就占了37个,奉化诸暨这些地方的尤其多,蒋介石巡视时总爱点名问候,拉近距离。陈布雷就是典型,1890年生在慈溪,家里穷,早年办《商报》,写社论抨击军阀,1927年南昌会议后,蒋介石看中他的笔杆子,拉他进侍从室当秘书。陈布雷起草的那些文件,从三民主义讲到抗战宣言,全是蒋介石的口吻,字字珠玑。他管政治宣传,1938年陪蒋去庐山开会,帮着拟定对日策略,1943年开罗会议后,赶紧写声明对外发声。陈布雷不是军人,但蒋介石离不开他那套文案功夫,国民党高层文件大半出自他手。 陈诚呢,1898年青田人,黄埔三期,蒋介石早年就注意他,北伐时陈诚带税警团,淞沪会战指挥十八军,死守阵地,伤亡惨重。蒋介石升他当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武汉会战让他管第六战区,1944年豫湘桂战役失利,他挨批但没撤职。陈诚管后勤和人事,东北失守后回重庆,蒋介石还让他办军官学校。胡宗南,1896年镇海人,黄埔一期,身高不够差点进不去,哭着求蒋介石开了绿灯。从此他死心塌地,1927年上海清共,他带队抓人,1933年围剿红军,率第一军团追到陕北。西安事变时,胡宗南带兵围西安,差点打进去,事后蒋介石重用他,1947年他统三十万大军进攻延安,青化砭蟠龙镇两仗打得稀烂,丢了十多万兵,但蒋介石照样保他。 戴笠,1897年衢州人,黄埔一期,蒋介石1932年建特务处,让他当处长,军统从此起家。戴笠抓间谍、暗杀对手,1935年追王亚樵到香港,绑人回审,手段狠辣。抗战时,他派队潜入敌后,情报网遍布重庆到上海,1946年飞机坠毁前,还在管保密局。蒋介石的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是临海人,管党务的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是吴兴人,中统头子徐恩曾也是吴兴,保密局毛人凤毛森兄弟江山人。蒋鼎文诸暨人,俞济时奉化人,邱清泉永嘉人,汤恩伯武义人,这些将领在黄埔系里占大头,蒋介石开会总点他们名,布置任务。浙江人比例高,不是巧合,蒋介石家乡情结重,加上黄埔招生时浙江士子多,北伐打江山时这些老乡出力大,自然就成了核心圈子。国民党高层,财政军政党务特务,后勤情报,浙江人插一脚,蒋介石的权力网就牢靠了。 后期这些亲信的路,走得各有各的坎坷。戴笠1946年3月从青岛飞南京,飞机撞山摔死,蒋介石派陈布雷去吊唁,毛人凤接手保密局,继续干老本行。陈布雷熬到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国军全线崩盘,他去见蒋介石,建议停战,蒋不听,他回家服安眠药,自杀身亡,蒋介石厚葬他回慈溪。陈诚1949年去金门指挥,守住阵地,1950年任台湾地区行政院长,推经济改革,抓美援,1954年肝癌手术,蒋介石亲自探病,1965年3月在台北医院去世,葬阳明山。 胡宗南是最后一个撤的,1949年12月从西昌飞台湾,落地就挨弹劾,丢了兵权,蒋介石和陈诚帮他压下,1951年他当浙江省主席,管沿海游击,1955年去澎湖防务司令,1959年退役,1962年2月在台北病死,葬林口。亲信圈子缩水,黄埔老将多闲置,何应钦孙立人这些上将,结局平平,有的开饭馆,有的养病。 蒋介石晚年身体差,心脏肾脏出问题,1972年尼克松访华,他气得住院,1975年咽气前,还在批文件。国民党从大陆败退,靠这些浙江老乡撑起半壁江山,但内斗腐败,军事上三大战役丢了根基,国际上丢了联合国席位,台湾地区成了孤岛。说到底,蒋介石的用人套路,短期管用,长期露馅,黄埔加同乡,忠诚有余,视野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