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随着交换俘虏工作的圆满结束,150师448团8连的200多名战士

小史论过去 2025-11-09 00:07:26

1979年5月,随着交换俘虏工作的圆满结束,150师448团8连的200多名战士终于归国。可还未等他们安顿好,广州军区司令许世友便下令:“将连长和指导员一律送往军事法庭,决不可轻饶;其他官兵则全数转业返乡。” 许世友1905年生于河南新县,早年家境贫寒,八岁进少林寺学武八年,练就一身硬功夫。十六岁打死恶霸逃走,当兵入国民革命军,任连长。1926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党员,同年参加黄麻起义,投身红军。从班长干起,一步步升到排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副军长。红军时期在红四方面军效力,参加长征到陕北。抗日战争中,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大队大队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军区参谋长,指挥多场战斗。 解放战争里,他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参与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战役。1949年后,任山东军区司令员。1954年调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1955年授上将军衔。1959年起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73年转广州军区司令员,负责南部防务,直至1980年入中央军委。他一生戎马,经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等战争,强调纪律严明,在军中以硬派作风闻名。 1979年初,对越自卫反击战拉开帷幕,主要维护边境安全,教训越南侵扰。中国军队投入多个师,150师属50军,作为预备队在高平省作战。仗打得顺,2月底开始撤军,到5月俘虏交换完毕,8连200多名官兵返回国内。本以为能歇口气,谁知麻烦才开始。 3月11日,8连接到命令,去支援被围的二营。师长刘同声定下撤退路线,选相对安全的路径。军工作组副军长关豁明插手,坚持改走那嘎山区,说这样更快脱险。他没听基层意见,也没搞清地形敌情,就把部队推向前线。结果部队到开阔地,越南851团从两侧包抄,枪弹密集,部队乱套。缺乏掩护,伤亡惨重,多人被俘,这次伏击让整个150师丢脸。 关豁明指挥出错,没采纳下级建议,坚持自己的经验,导致救援失败,部队付出大代价。5月,8连官兵刚到广州军区基地,还没安顿,就被集合听令。许世友直接下达:连长和指导员送军事法庭严办,其他官兵全转业回家。这命令让大家哑口,部队保持安静。 许世友管军铁腕,对失败零容忍,认为纪律高于一切。基层官兵拼死执行命令,却成背锅侠。上级把这当成耻辱,必须有人担责。8连的事暴露指挥问题,但处分已定,没法改。 50军党委派调查组,查作战记录,问幸存战士,拼出真相。关豁明擅改路线,压基层声音,被免职,其他涉事干部挨处分。8连处罚没撤,保持原样。200多名官兵脱军装,回老家干农活或找城里工作。少数人不服,申诉想回部队,成功的不多。连长指导员上法庭,从轻判,调去其他岗位。 许世友继续当司令,1980年去中央军委,1985年病逝。军方吸取教训,改指挥规矩,让基层意见上达,避免外行干预。这事给军队敲警钟,强调科学指挥。 调查显示,关豁明早年参加抗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立过功,但这次失误大,影响深远。150师后来在1985年裁军中撤销番号,448团从序列消失,虽不全因这事,但损失是个因素。被俘官兵回国后接受审查,多数转业安置。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