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长文,对当下存储成本上涨的一些分析。本质上这轮的存储涨价是一次产业链的价值

飞荷看科技 2025-11-09 00:09:51

写一篇长文,对当下存储成本上涨的一些分析。

本质上这轮的存储涨价是一次产业链的价值转移。以移动设备厂商为例,DRAM/Nand的成本上涨,大大侵蚀利润,对供应链能力较弱的厂商,不是去和存储厂商议价,而是首先看能否拿到供应。这对2026年全年的经营非常不利。2026年一定会有一次大洗牌。存储厂商在获取2026年的短期利益的时候也在为下一个周期底部积累过冬的资本。

2026年相对活得会好一点的手机厂商应该具备如下能力:

- 储备比较多的内存inventory,今年多花钱买货,意味着明年少损失;

- 国产方案是不是提前大量采用和替代,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成本平衡器,早将长鑫/长存作为战略供应商的厂商,相对会“游刃有余”;

- 高端化。高端化会抵消一部分BOM成本上涨带来的问题。今年各厂商新机Pro版本的比例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说明5K+,甚至6K+档位对中国厂商已经逐步体现机会。之前6K+超过整体市场1/4比例,未来有机会超过30%,甚至更高。高端化战略是确实可行的。

- 手机厂商整体BOM的成本控制能力。手机成本大件也就是存储,主芯片,屏幕,camera,结构件等。估计存储价格的提升会压制其他部分的技术创新,也就是说其他部分的利润实际上会流向存储芯片,这也是一个价值转移。

- 有没有除手机之外的盈利业务。已经有多家厂商在推自己的手机+非手机策略。但真正多条腿走路的也就少数几家。的确,明年每个产品品类存储的成本都会上涨,但各自的成本敏感程度不同,还有就是对业务的贡献也不同。汽车,和部分MCU based AIoT业务对存储上涨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存储芯片本身也是有价格周期的,不要看今天大家在吃肉,其实历史上也有整个行业快破产的时刻。大家都要感谢AI这个时代的到来,早就了新的行业周期,而且会逐步拉长这轮存储价格上涨的时间。但新的产能,新的供需平衡未来2-3年还是要到来的。很多问题还要平常心来看待。

附录一下过去25年存储暴跌暴涨的几个时间点,大家参考:

- 2001年:DRAM价格暴跌92%。

-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价格跌破成本。

- 2016-2017年:DDR4技术迭代与云需求推动价格高峰。

- 2021年:疫情导致价格短期冲高。

- 2025年:AI需求引发HBM价格暴涨500%,DDR4与DDR5价格倒挂。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飞荷看科技

飞荷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