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关系进国企”这句玩笑,在重庆真成了明码标价。 龚晓莉把招聘拆成三步:先“定制岗位”,把专业、年限卡到只剩一个人;再“影子笔试”,提前把题库发给买家;最后走个过场,钱落袋,人入职。 一套流程下来,300万轻松到账,40%来自想端铁饭碗的家长。 最扎心的是,事情败露后,市属国企秋招直接停办,重启时报考人数掉两成——原来大家不是怕考试难,是怕没人真考试。 现在重庆学乖了:笔试请外地老师出题,面试全程录像,考官手机全上交。 可惜信任这玩意儿,一旦泄题,补考也救不回来。

“托关系进国企”这句玩笑,在重庆真成了明码标价。 龚晓莉把招聘拆成三步:先“定制岗位”,把专业、年限卡到只剩一个人;再“影子笔试”,提前把题库发给买家;最后走个过场,钱落袋,人入职。 一套流程下来,300万轻松到账,40%来自想端铁饭碗的家长。 最扎心的是,事情败露后,市属国企秋招直接停办,重启时报考人数掉两成——原来大家不是怕考试难,是怕没人真考试。 现在重庆学乖了:笔试请外地老师出题,面试全程录像,考官手机全上交。 可惜信任这玩意儿,一旦泄题,补考也救不回来。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社会TOP
社会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