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弹孔是沈家祠堂最值得看的地方,即使对面高楼林立,这里依然得以保存。 江桥

城中拾荒人 2025-11-09 02:14:32

墙上的弹孔是沈家祠堂最值得看的地方,即使对面高楼林立,这里依然得以保存。 江桥给我的感觉遍地楼盘,房子基本是近些年建的。几乎没有古迹,本地人大概都已“洗脚上田”,住上了小楼房。 城市变迁更新改造,让原本的建筑荡然无存。也难怪,江桥古迹屈指可数,沈家祠堂算是其中一个。 沈家祠堂最值得一看是侧面墙上的弹孔,那是侵华日军的罪证。中日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对江桥进攻,得益于这座建筑坚固,仅在祠堂的墙壁上留下弹孔。如今,这些弹孔依旧清晰可见,成为勿忘国耻的历史。 这座祠堂建于民国时期,建筑风格既有中,又有洋,中西合璧。据说是一位祖籍安徽的建筑沈安邦所建造,原名“沈家花园”当年一共两院,历经战乱仅剩现存的沈家祠堂。 现在的沈家祠堂是一个家具展览馆,旁边有一座重新建造的中式花园,作为一个书画工作室的办公地。 由于早上过来太早,询问了保安大叔,可以进入花园旁参观,有幸见到了介绍所说的“弹坑”。墙上的战争痕迹,让我想起了四行仓库墙上的炮弹坑。 在“南虬江”边上,距离祠堂不足50米,还有一座气势宏伟的门楼,样式有点像老上海的石库门,可以看得出当年这座建筑的宏伟。门楼前后有牌匾,可惜字迹早已被磨灭,辨别不清。 1937中日淞沪战争建筑被战争破坏,解放后这里做过政府驻地,也成为过小学的校园。如今这里是上海的文保单位,得到更好的修缮。 虽然没有走进建筑内部,透过门缝,仍可窥探其建筑中西合璧的精美。最震撼还是墙上的弹孔,清晰可见,印深刻,值得一看。战争 淞沪会战 沈家祠堂 上海嘉定

0 阅读:34
城中拾荒人

城中拾荒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