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社交媒体X上说道:“今天很高兴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

天天纪闻 2025-11-09 15:13:07

反华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社交媒体X上说道:“今天很高兴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面,共同推进贸易、能源安全和科技创新,同时加强美哈战略伙伴关系。此外,我们对两国签署的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感到非常自豪”。   鲁比奥反复强调的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美国盯着哈萨克斯坦的资源来的。哈萨克斯坦的矿产家底有多厚?元素周期表里118种元素它占了99种,现在正在开采的就有60种,像镍、钴、铀这些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急需的宝贝,储量都排在全球前列。   而现在全球往清洁能源转型,造电动汽车、光伏板都离不开这些矿产,美国作为科技和新能源产业大国,自己本土的储量根本不够用,自然把目光盯上了哈萨克斯坦。   鲁比奥之前喊着“中亚五国要把资源转化为负责任发展”,这话听着好听,实际意思就是要让这些国家把资源优先供给美国,毕竟美国早就想搞“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全球矿产供应链了,和阿根廷签的同类备忘录也是这个路子。   可哈萨克斯坦心里门儿清,自己的资源生意早就和中国绑得很紧。2023年光是镍矿及其精矿就给中国出口了500多吨,占了全国出口总量的70%,哈萨克斯坦的矿业大亨拉基舍夫都直说了“全都运到中国去”,还盼着和中国公司合作开发更多资源。   鲁比奥这会儿捧着谅解备忘录说“自豪”,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毕竟想把已经流向中国的资源抢过来,可不是签个文件就能成的。   而且美国这套路也不新鲜,之前和阿联酋合作,就是用芯片供应、AI中心建设这些技术资源换关键矿产供应链,本质上就是“技术换资源”的绑定模式,这次对哈萨克斯坦恐怕也是故技重施。   再看鲁比奥提的贸易、能源安全和科技创新,每一样都透着美国的地缘算计。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规模比其他四个中亚国家加起来还大,2024年前11个月GDP增长4.4%,非石油行业贡献了70%以上的增长,正处在经济多元化的关键期。   中亚五国整体增速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还有人口红利,8100万人口平均年龄低、教育水平在提升,这些都让这里成了潜在的大市场,美国自然不想错过这块肥肉。   但能源安全才是美国的核心诉求,要知道美国在中亚的能源外交早有传统,从布什政府时期就开始通过建管道、搞基建来控制能源供应,把能源和地缘政治绑在一起。   现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气出口格局相对稳定,美国想插一脚,说到底还是想减少对其他地区的依赖,同时制衡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的能源影响力。   至于科技创新合作,更像是美国抛出的诱饵。美国手里有芯片、AI这些高端技术,而哈萨克斯坦想摆脱粗放型经济,正需要技术支持。但美国的技术合作从来都带附加条件,就像和阿联酋合作时,要求对方接受美国的数据安全规则,还得把技术外流防范机制落实到位。   哈萨克斯坦真要和美国深度绑定,恐怕得在主权和利益上做出妥协,这一点托卡耶夫政府不可能不明白。   毕竟托卡耶夫刚在年初就明确说了,深化与中国的全面合作是哈外交的重要任务,两国是“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还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国,连“双边贸易额翻番”的目标都提上了日程。   一边是美国带条件的“合作”,一边是中国实打实的无附加条件合作,哈萨克斯坦的天平往哪偏,其实早就有答案了。   鲁比奥喊着“美哈利益一致”,但这所谓的“一致”根本不对等。美国想要的是排他性的资源供应和地缘影响力,而哈萨克斯坦需要的是能真正助力经济多元化的投资和技术,不需要附带政治枷锁。   中亚五国已经通过C5+1机制和中国、欧盟等多个经济体建立了合作框架,区域一体化程度也在提高,不会轻易被美国绑上“单行道”。就像俄罗斯分析机构说的,中亚的人口和市场潜力正在释放,这里需要的是开放合作,而不是拉帮结派的小圈子。   鲁比奥这通高调宣传,更像是给美国国内看的政绩秀,既想彰显自己在资源供应链上的“操盘能力”,又想给自己的政治履历添上“地缘布局”的一笔。   但实际效果恐怕要打个大问号,毕竟哈萨克斯坦不会放弃和中国的深度合作,美国想靠一份谅解备忘录就撬动中亚资源格局,未免太天真了。   这就像之前美国搞的各种区域合作噱头,看着热闹,真要落地时才发现,那些被拉拢的国家早就把实际利益盘算得明明白白,不会跟着美国的节奏走。鲁比奥越是说得热闹,越透着美国在全球资源竞争中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恐怕不是签几个备忘录就能缓解的。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