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现在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印度加入五常被拒,申奥被拒,加入亚太经合被拒,原因

韫晓生 2025-11-09 16:54:31

[太阳]现在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印度加入五常被拒,申奥被拒,加入亚太经合被拒,原因很简单——印度太闹腾。   (信息来源:新华网——印度为举办奥运会做好准备了吗)   还记得2003 年,在蒙特哥湾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联合会(CGF)大会上,印度首都新德里以明显优势击败加拿大城市汉密尔顿,成功赢得 2010 年第 19 届英联邦运动会的主办权。   对彼时正急于向世界展现“政治制度进步与经济腾飞”成果的印度而言,这场被称为“小奥运”的国际赛事,不仅是彰显国家实力的绝佳舞台,更被寄予了为后续申奥铺路的重要使命。   未曾料到这场承载着期待的盛会,会演变成一场震惊全球的大型灾难现场,其暴露的诸多问题不仅让印度颜面扫地,更成为此后国际社会对其重要国际事务申请屡屡说“不”的关键伏笔。   这场运动会定于2010 年 10 月在新德里举行,但从筹备阶段起,混乱的迹象便已初现。   印度政府在获得主办权后并未及时启动相关工作,直到 2008 年才迟迟着手场馆建设,较原计划拖延了近五年时间。   截至2009 年9月,距运动会开幕仅剩不到一年,19个所需场馆仍有13个处于未完工状态,而包括主体育场、游泳池在内的核心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在开幕前五个月,仍未能达到验收标准。   这种严重的行政拖沓,为后续的一系列危机埋下了隐患。   距运动会开幕仅剩十余天,位于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体育场的一座新建天桥突然发生坍塌,造成 27 人不同程度受伤。   仅仅一周后,塔尔卡托拉室内体育馆的一处天花板也应声脱落,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却让国际社会对印度场馆的建设质量产生了强烈质疑。   多国代表团抵达运动员村后更是纷纷投诉,房间内遍地灰尘与建筑垃圾,墙上残留着工人的脚印,卫生间设施简陋不堪,大量马桶无法正常冲水,部分房间甚至出现蛇类出没的情况。   安保方面同样漏洞百出,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让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卫生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运动会期间,传染病、水质不达标等因素,让不少运动员身体出现不适。   这些本可避免的问题,集中暴露了印度在赛事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严重不足。   除了执行层面的混乱,预算失控与腐败问题更是让这场运动会的声誉一落千丈。明目张胆的腐败行为,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更让印度的国际公信力遭受重创。   尽管这场命运多舛的运动会最终还是在磕磕绊绊中完成全部赛程,印度运动员凭主场优势位列金牌榜第二位,但筹备与举办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给印度带来了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西方媒体纷纷批评新德里英联邦运动会的混乱组织,认为这充分表明印度在行政效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巨大差距。   印度本想通过这场赛事提升国家形象,最终却适得其反。更为严重的是,这场“灾难级”的办赛经历,直接堵死了印度的申奥之路。   此后的奥运会申办过程中,印度屡屡碰壁,要么在初步筛查阶段就被淘汰,要么被国际奥委会 “劝退” 而主动撤回申请。显然,2010 年的糟糕表现成为评估过程中最关键的参考。   其实仔细想想,印度申奥被拒、加入亚太经合也被拒,种种经历说到底,都是它骨子里 “闹腾” 属性的必然结果。   它总想着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嘴上喊着要参与多边合作,可真到了需要担当的时候,却总是躲躲闪闪。   国际社会不是没给过印度机会,当初让它主办英联邦运动会,就是想给它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可它偏偏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申请加入各种国际组织,也都给过它沟通协商的空间,可它每次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还没做好融入国际主流合作框架的准备。   嘴上说着要办好赛事、做好合作,实际行动却全是敷衍和计算;做事没规划,想到哪儿做到哪儿,办运动会拖拖拉拉,搞国际合作也毫无章法。   也难怪不管是国际奥委会,还是联合国、亚太经合这样的国际组织,在面对印度的申请时,都得好好掂量掂量:接纳它到底是能促进发展,还是会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2010 年英联邦运动会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印度或许应该明白,想要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光靠喊口号、刷存在感可不行,得拿出真真切切的治理能力、实实在在的合作诚意。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