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三个男人,一座城的命运。 1938年5月,武汉。风暴来临前最后的宁静。 你看他们,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坐在公园的台阶上,身后是棵大树,枝繁叶茂。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单位的领导出来春游,歇歇脚。 可那时候,哪有心情春游啊。 空气里都是火药味,整座城市像一根被拉到极致的弦,随时会断。 这三个人,随便拎出一个,跺跺脚,整个华中都得抖三抖。 一个,是整个武汉的“总管家”,军政大权一把抓。 一个,是全国军事的“大脑”之一,调兵遣将,运筹帷幄。 还有一个,管着“思想工作”,要让几百万军民拧成一股绳,跟鬼子死磕。 他们就这样坐着,没有前呼后拥,没有剑拔弩张。 我总在想,那一刻他们在聊什么? 是聊家里的老婆孩子,还是在推演下一场仗怎么打? 也许什么都没聊。就是开了一个三天三夜的会,脑子都快炸了,出来抽根烟,透口气。 那口气,喘得该有多沉重。 因为他们知道,身后这座城,身后这片土地,即将血流成河。 他们是顶梁柱,但他们也是凡人。 他们也会累,会怕,会茫然。 可你看他们的眼神,没有。 没有一丝的退缩。 那是一种把自己的命和身后这座城、这个国的命,都押上去的决绝。 真实的历史,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瞬间里。 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只有几个中年男人在国难当头时,默默扛起一切的背影。 这背影,比任何史书都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