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几年,“中国高速亏了6万亿,美国高速不收费还赚钱”这种话题在网上传得特别火,大家一看账面,心里难免有质疑,国内建条路收费还亏成这样,对面美国不收钱还能赚钱。 其实,中国高速公路的起步要比美国晚了将近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真正大干快上。 那个时候,财政手头紧,想修路唯有贷款,没钱就得去银行借,资金砸下去之后,全国高速成了密密麻麻的网,但也跟着背下了高额债务。 到2021年底,债务累计到7.9万亿元,光利息一年就要还三千多亿,总的收入勉强能覆盖日常维护和人工管理,修路那阵欠的账基本只能借新还旧,连绵不绝像个无底洞。 而修高速在中国绝不像美国那样轻松,美国地形多是大平原,修路像铺地毯,但中国地势复杂,大半路程得削山挖洞架桥,贵州修一公里高速要花两个亿,很多地段桥隧比超过八成,有些大桥一做出来,花的钱直接顶几个小城市的财政总和。 除此之外,账面上的亏空其实也有不少是国家主动让利于民,每年春节、国庆这些长假期间,小车可以免费跑高速,还有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减免。 这一波免费人性化政策,虽然让高速公司的账单不那么好看,老百姓的生活却实实在在便利了,每年光政策性让利都高达数百亿,这部分本来是公司能收到的钱,如今转给了全社会当福利。 再说“县县通高速”的目标,为了让每个县、每座山、每条河都能连通高速,中国修路根本不管是不是赚钱,西部那些人烟稀少的地方,路修好了头几年车少得可怜,通行费压根收不回来,但一旦打通运输,地区产业才有机会腾飞。 延安的苹果、贵州的牛羊肉能在全国畅销,就是因为高速联通不管偏僻不偏僻,不计得失先铺路。 大家别光盯着那6万亿亏空就下结论,中国这套修高速的方法,核心目的并不只是赚钱,是服务全国经济布局。 一条高速路修通后,不单单是省点通行费,物流效率提升、农产品不再滞销,民众返乡拜年路上通畅,这些看不见的钱和价值,账本上一时是亏,但背后的收获远比收费那点数目大得多。 网上吹美国高速“免费还赚钱”,其实也经不起细究,美国虽然没有收费站,但过路费都体现在油价里,每加仑汽油要交联邦和各州的养路税,这些钱专门拿来修公路维护路网。 美国的州际高速那套网,早在经济最鼎盛时期就搞定,建设时资金宽裕、成本低,平原工程好做,几十年运营下来早已把贷款还清,现在维持也基本靠老本。 但其实美国公路基金早就开始吃紧,2008年到2021年间资金缺口巨大,只能不断从财政掏钱补窟窿,所谓“盈利”只是看着轻松,实际上快撑不下去了。 中国用不到三十年修出十八万多公里高速,债多是问题,但换来的却是物流便捷、电商极速、节假日自驾畅通无阻,高铁、高速铺到山沟,每家每户得了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