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河南一女子结婚通知姑父,结果,却被姑父去请拒绝!原因是姑姑去世了,自己一个人,还需要照顾家里小孩子,女子虽然很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不料,女子结婚当天,姑父突然出在现场,女子惊呆了!姑父为了给她一个惊喜,竟然开了20多小时车赶来,女子感动得哭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杨女士结婚的消息刚在家族微信群里发出去不久,底下的回复就开始陆续刷屏,祝福的、调侃的、催红包的都有,她特意私信了姑父一条消息,毕竟这是父亲唯一的姐姐留下的亲人,姑姑去世多年,姑父一个人撑起家,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她知道他不容易,也没有期待对方真的能来参加婚礼,只是觉得通知一声是应尽的礼数。 结果很快收到了回复,说“孩子要上学,店里也走不开,实在脱不了身,”她看完这段话,也没多想,只是回了句“理解”,便把心思转回婚礼的筹备上,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在奔波,婚纱试了三遍、酒店谈了两回、婚车队来来回回换了几次,朋友和亲戚的安排也一波波协调,她本以为婚礼当天已经把所有细节都考虑清楚了,没想到最大的一件“惊喜”根本不在计划之内。 婚礼那天是在老家办的,按照当地习俗,新娘要先向长辈敬茶,她刚给爷爷奶奶敬完茶,准备走流程,突然外面传来一声车喇叭,院子里人不以为意,毕竟那天来的人不少,但她瞥了一眼车牌,整个人愣住了,接着脱口而出:“俺姑父来了!” 她声音一喊出来,院子里顿时一片哗然,有人赶紧往门口看,也有人提着手机准备拍照,车门打开的那一刻,姑父探出头来,脸上沾着灰,头发有些乱,手里攥着一个红布包,衣服上还有旅途的折痕,他下车的时候有点僵,动作缓慢,显然是开长途后的体力透支。 她跑上去的时候,姑父笑了笑,递出手里的红包,说了一句“来迟了”,那一瞬间,她眼泪直接就下来了。 后来她才知道,姑父前一晚八点钟从大连出发,一口气开了二十三个小时,中途只在三个服务区停过,连打盹都是趁孩子视频的时候靠着车窗闭会儿眼,他把三个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店门上挂了块“暂停营业”的牌子,早就想好了怎么应对供货商的催促,也预留了提前备货的时间,他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安排”。 谁都知道,到了中年之后,每一次“出远门”都不是轻松的决定,他要考虑孩子在家能不能按时吃饭、上学路上有没有人接送、小店几天不营业会不会被同行抢了老客户,这些事每一件都不大,但累积起来就是沉甸甸的一箩筐,足以让大多数人放弃“非必要”的奔波,而杨女士心里清楚,姑父这趟旅程,不光是为了完成一次出席,更像是替姑姑走过来的。 她记得小时候姑姑还在世的时候,每年过年姑父开车送礼物来,都是一车一车地拉,哪怕那时候经济条件远不如现在,姑姑走后,他逐渐减少了和娘家的来往,但每一次提起,眼神都是温和的,她知道,那个男人不是不记挂,而是顾不过来。 她婚礼那天,姑父穿得并不讲究,一身洗得有些旧的西装,鞋子上还有点泥,他站在人群里,却让人觉得格外扎眼,不是他特别出众,而是在场的所有人里,没人像他那样,为了来这一趟,付出如此多的安排和消耗。 婚礼结束后,她问姑父:“咋想到来了?”姑父只说:“你结婚,我要在,”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夸张的表达,他不懂什么是“感动场面”,也不会煽情,他只知道,这么重要的日子,家里人不能缺席。 其实她知道,他来的意义不仅仅是给她一个惊喜,更像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一种责任,在他看来,侄女就像自己女儿一样,结婚这种事,必须有人站在她身后,尤其在姑姑不在了之后,他更觉得,不能让娘家这边显得冷清。 这件事后来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在说“这个姑父有情义”,但他自己从不提这事,也没发朋友圈,更没在婚礼上抢镜,他就是来,坐了一会儿,吃了一口喜宴,等流程走完了,悄悄又开车走了,说是“孩子在家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