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

风林事儿说 2025-11-10 18:05:42

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一桃杀三士”,让几个国家斗来斗去,然后越南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越南跑遍了全球,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就很是尴尬。 越南当初在高铁项目上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觉得连接河内到胡志明市的1541公里高铁是块香饽饽,中国、日本、欧洲这些有技术的国家肯定会抢着来,自己刚好坐收渔翁之利,既能压到最低价,还能白捞核心技。 越南对自家高铁项目真是误判了,总觉得建高铁的利益足够诱人,各国会为了抢市场、争地缘影响力互相拆台。 早在2009年,它先向日本新干线抛去橄榄枝,转头又跟中国谈合作意向,等两边都拿出方案了,立刻摆出“待价而沽”的姿态,张口就要无偿转让牵引电机、信号控制这些核心技术,还得要低于1.5%利率的无息贷款,甚至放话“通车盈利了再付工程款”。 它以为中国会为了拿下项目妥协,毕竟中老铁路、雅万高铁都建得风生水起,可中国早把话说死了,高铁技术是几十年砸百亿资金熬出来的,核心专利不可能拱手送人,直接拒绝了这无理要求。 见中国不松口,越南又转头逼日本让步,可日本给出的648亿美元报价差不多是越南一年GDP的15%,还说工期要三十年,这让越南又犯了嘀咕,想起日本在印度孟买高铁项目上从2023年拖到2030年的烂摊子,心里更没底。 还没等他们想好呢,人家日本看越南这么拖沓,而且难度系数很高,直接就放弃了。 于是它又跑去撩拨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想让欧洲企业跟中日打价格战,结果德国干脆利落地甩出“三不原则”:不转让技术、不参与竞标、不垫资建设,法国倒是松口说能分享部分技术,可条件是全盘采用欧洲标准,价格直接飙到每公里2亿美元,越南一看自己670亿美元的总预算连成本都不够,当场就蔫了。 越南自己没意识到,它的“小聪明”早把国际伙伴的耐心耗光了。 之前中国帮它建河内轻轨,13公里的线路完工后,它不仅拖着工程款不给,还硬生生僵了两年才验收。 法国阿尔斯通的高管都公开吐槽,在越南“合同就是用来撕的草纸”,今天定好的标准明天就能改,这种信誉谁还敢合作? 更现实的是,越南的高铁项目本身就是块烫手山芋,线路要穿过长山山脉的喀斯特地貌,60%路段得架桥挖隧道,地下几百个未探明的溶洞全是施工风险,光征地就得拆5800公顷土地,涉及12万户居民,有人直接把300美元一平米的地价喊到9000美元,这些麻烦事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兜底。 看着周边国家的高铁一个个通车,越南更坐不住了。 老挝靠中老铁路成了东南亚物流枢纽,印尼雅万高铁40分钟就能跑完以前三小时的路,泰国中泰铁路让运输成本降了30%,可越南的高铁从2001年规划到现在,二十年过去连一寸铁轨都没铺,预算从580亿美元涨到67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财政收入的总数,却连个靠谱的合作方都找不到。 之前还硬气地对中国说“不转让技术就免谈”,如今再想回头,别说核心技术,连愿意接盘的企业都没了,日本把精力转去了其他项目,欧洲企业早没了踪影,中国也忙着帮别的国家建高铁,根本没空想这个反复无常的“烫手山芋”。 说到底,越南是把高铁当成了耍手段的政治筹码,以为靠“一桃杀三士”就能空手套白狼,却忘了高铁是要真金白银投入、讲信誉守规矩的民生工程。 它既高估了自己在国际上的议价能力,又低估了技术转让的难度和工程的复杂性,最后投机不成,反倒把自己逼进了没人搭理的死胡同,曾经盼着的“渔翁之利”没捞着,只落得个项目搁浅、各国避之不及的尴尬结局。

0 阅读:0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