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频繁活动,国民党发起总攻,日本新首相察觉不对劲,已为战争铺路?   那条无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10 18:26:02

解放军频繁活动,国民党发起总攻,日本新首相察觉不对劲,已为战争铺路?   那条无形的“中线”越来越像个摆设,自11月5日起,解放军的军事巡逻骤然升级,常规化得让人窒息。   到了6号到7号这短短24小时里,38架战机、9艘军舰把台湾围得严严实实,其中31架战机更是直接跨线飞行。   这回玩得更大,战机编队第一次把航线划到了台北和新北的家门口,歼-16、空警-500,甚至无人机,从北、中、西南三个方向压过来,像一张正在收紧的网。   这种每月三到四次的“联合战备警巡”,明摆着就是告诉所有人,宣示主权不是说说而已。再加上那艘已经服役的福建号电磁弹射航母,整个区域的威慑力完全是另一个级别了。   嘴上说得倒是挺硬,台防务部门照例宣称一切尽在“联合情监侦”的掌握中,听起来滴水不漏。   但现实呢?台湾媒体早就捅破了窗户纸,说台军早在两年前就基本不派飞机升空伴飞了。为什么?怕啊,怕飞机老旧,怕一不小心掉下来。   强硬的表态和空虚的现实,反差大得有点刺眼。防务负责人顾立雄一边说着要搞无人机反制系统,增强“集体吓阻”,一边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真相。   向美国买的66架F-16V战机,到现在只到了一架样机,顾立雄自己都悲观预测,到2026年最多也就收到10架。   装备跟不上,人更是大问题。志愿役士兵里,竟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宁愿赔钱也要提前退役。   军队的实际兵力连编制的七成都不到,社会上甚至爆出陈柏霖、修杰楷这种知名艺人想办法逃兵役的丑闻。   美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国防部官员韦勒兹·格林敦促台湾赶紧加钱,大幅提高军费,还开出了一系列“购物清单”:机动巡航导弹、短程防空、水雷、无人机全是些非对称作战的家伙事儿,甚至提议美台合作生产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武器。   外部压力山大,台湾内部的裂痕却越来越深,赖清德政府的日子并不好过,党内派系斗争激烈,连台南这种大本营都开始不稳。   更要命的是,很多台湾年轻人通过网络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陆,民进党那套传统宣传不好使了。   赖清德一边跑到欧洲议会去演讲,想拉外援;一边在岛内加紧控制舆论,但这套对抗路线和“焦土战术”让民众越来越反感。   机会来了,国民党新上任的党主席郑丽文立刻发起了“总攻”,目标直指2026年的地方选举。   郑丽文的背景很有意思,她曾经也是民进党的人,现在却旗帜鲜明地打出了“九二共识”这张和平牌。   她甚至公开表示,愿意和大陆领导人会面,这在以前的蓝营里是想都不敢想的,她的策略很明确:少谈对抗,多搞经济合作,恢复两岸交流,用实实在在的好处去争取人心。   这盘棋局里,还有个玩家虎视眈眈,那就是日本。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是个出了名的鹰派。她直接放话,如果台海有事发展成“日本生存危机”,那日本出兵就是理所当然。   这话可比安倍晋三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狠多了,几乎是在为军事介入做最后的舆论铺垫。行动上也没闲着,日本正在拼命加强西南诸岛的军备,部署导弹,频繁搞军演。   但矛盾的是,日本经济上又极度依赖中国市场,这种军事冒险,无异于一场豪赌。中国外交部也毫不客气地提出了抗议,痛斥其干涉内政。   解放军的常态化巡航,就像一场持续不断的压力测试,结果,它没能锻造出一个更团结的台湾,反而让它内部的防务空洞、政治撕裂和民心向背暴露得一览无遗。   台湾的未来,或许早已不单单是外部力量的博弈,而在于它自己能否跨过“对抗”与“对话”之间那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0 阅读:0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