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把6个孩子托付给47岁的保姆高玉清,10年

熹然说历史 2025-11-11 00:13:37

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把6个孩子托付给47岁的保姆高玉清,10年过去,当夫妻二人推门而入之时,眼前的一幕直接让他们泪如雨下! 一个普通保姆与六个孩子相依为命的故事,藏着怎样的人情冷暖?十年间她承受了什么,又坚守了什么?当雇主夫妻重新推开家门的那一刻,为何会瞬间泪崩?这不是电影,而是成都一个真实家庭的传奇经历。 1919年高玉清出生在四川成都温江,由于家庭贫困,在他16岁那年被父亲卖给别人做了童养媳。丈夫早亡,两个孩子也夭折了,婆家嫌她克夫,娘家觉得她晦气,高玉清成了两头不靠岸的孤女。没办法,她只能出来给人当保姆,混口饭吃。 1954年,命运给了高玉清一个转机。她的父亲刘致台是新津县政府的一名领导,母亲许曼云正怀着老大,他们想找一个保姆。正好,当时院里一位邻居生了孩子想换保姆。许曼云便从邻居家找来了高玉清。当时高玉清35岁,许曼云24岁,两人一见如故。 许曼云夫妇对高玉清很好,不把她当下人看,吃饭同桌,过年给压岁钱,平时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跟她说。高玉清也争气,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六个孩子都被她照顾得妥妥帖帖。孩子们都叫她”高娘”,感情比跟亲妈还亲。 1966年一个寻常的日子,47岁保姆高玉清这一天被雇主刘家夫妇告知,他们家不用保姆了,给她结了工资让她离去。此前在这里一直干得很好,跟这家主顾和孩子们都相处出了感情,高玉清很是有些不舍,于便在离开的第二天又回去想要看看孩子们,想着以后也许是见不着了。 可谁知刚到刘家,才得知了真正让她离职的原因,原来刘家遇到了困境。家里,刘致台夫妇都不在,就留下6个孩子在屋里哭闹,饭锅里任何吃的都没有。刘致台夫妇都是高干身份,在这段特殊时期,这样的身份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公对待。夫妻俩原本也想着把家托付给保姆高玉清,可又担心连累她,于是最终还是将她给辞退了。得知了这些原因,高玉清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留下来帮助他们。 这一决定,改变了高玉清后半辈子。六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几岁,最小的才两三岁,家里断了经济来源,全靠高玉清一个人撑着。她白天出去给人洗衣服、做针线活、捡破烂,晚上回来还要照顾孩子们吃饭睡觉。 日子苦到什么程度?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孩子们饿得直哭。高玉清就上山挖野菜,下河摸鱼虾,想尽办法填饱肚子。为了让孩子们继续上学,她把自己唯一的传家宝——母亲留下的玉镯子都当了。 十年间,高玉清从黑发熬成了白头。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守护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孩子们也懂事,学习都很努力,没有一个学坏的。 1976年,刘致台夫妇终于回家了。推开门的那一刹那,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家里还是当年的模样,干净整洁,六个孩子个个健康活泼,学习成绩也都不错。唯独高玉清,原本还算年轻的脸庞已经布满皱纹,腰也弯了,头发全白了。 许曼云当场就哭了,她紧紧抱住高玉清说不出话来。这十年,她们夫妻俩吃了多少苦,高玉清比她们更清楚。而高玉清这十年,又承受了多少,她们也能想象得到。 从那以后,刘家对高玉清更是敬如亲人。1998年,雇主许曼云将79岁照顾4代人的保姆高玉清辞退,保姆含泪收拾行李,没想到接下了一句话让高玉清感动的泪水连连。许曼云说:“高姐,你别误会,我不是不要你了,是觉得你年纪大了,我们再请个人来照顾你!” 这句话让高玉清彻底破防了。她这辈子没想到,自己也有被人当成家人照顾的一天。许曼云还把高玉清的户口迁到了自己家里,让她真正成为了刘家的一份子。 2006年,87岁的高玉清突发脑溢血,半身瘫痪。刘家六个孩子轮流照顾,没有一个推辞的。老三刘健鸣直接提前退休,专门在家照顾高玉清。洗澡、喂饭、按摩、陪聊,就像照顾亲妈一样。 她本是一个丧夫丧子,别人眼中的克星,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一家人的保姆,这一当就是四、五十年,直至退休瘫痪。而雇主的儿女却将她当成亲妈赡养十余年。 邻居们都说刘家孝顺,等知道高玉清不是他们亲妈,而是以前的保姆时,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年头,能做到这样的,真是太少了。 高玉清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关于善良和坚守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知恩图报,什么叫不离不弃。而刘家人的反哺之情,也让这份跨越血缘的亲情得以延续。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有这样一份真情,实属不易。高玉清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了,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不是血缘关系,而是真心相待。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坚守,永远不会白费。 一个保姆,一个家庭,六十多年的相守相伴,谱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故事。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高玉清的选择让人深思:什么是真正的家人?什么样的情感能够跨越血缘?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