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财政部宣布了! 11月11号,美国财政部宣布续期对叙利亚的《凯撒法案》制裁豁免,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调整相关政策了——5月份的时候就给过180天的豁免期,这次相当于接着之前的政策往下走,算不上彻底松绑,更像是“松了一半”。 可能有人对《凯撒法案》不太了解,这个法案是2019年推出的,自从实施后,叙利亚的经济就被卡得很严。 法案表面上说要保护当地平民,但实际情况是,制裁让民生物资和重建资源很难进入叙利亚,当地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 就像大马士革一位企业主说的,制裁“就像勒在我们喉咙上的绳索”,而叙利亚已经经历了14年战乱,道路、医院、电网早就被打得不成样子,民生和重建都急需外部支持。 这次豁免续期后,有个明显的变化:叙利亚可以进口大多数美国生产的基本民用商品,还有相关的软件和技术。 这对当地来说是个好消息,能帮着缓解民生物资短缺的问题,让老百姓的生活稍微改善一点。 但这份豁免不是没有条件的,里面明确规定:只要涉及俄罗斯和伊朗的交易,不管是货物、技术、软件,还是金融和服务方面的合作,都被严格禁止。 这一点很关键,相当于民用领域可以放开,但要和俄罗斯、伊朗合作,是完全不允许的。 再说说叙利亚的重建,这可是个大工程。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总共需要2160亿美元,这个数字差不多是叙利亚去年GDP的十倍,需要很多国家一起帮忙才能完成。 而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一直有不小的影响力,本来也是重建过程中重要的参与方,但美国偏偏把这两个国家排除在外,其实就是想在叙利亚重建中掌握更多话语权,同时削弱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 除此之外,美国还留了后手。 虽然说“不再全面制裁叙利亚”,但却保留了重新评估叙利亚是否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制裁随时可能再收紧,就像在叙利亚头顶悬了一把剑。 而且《凯撒法案》的核心条款也没彻底废除,之前特朗普政府撤销了大部分制裁,但最严厉的部分还得国会同意才行。 目前参议院的相关法案里,就算有废除的修正案,也要求总统每半年确认一次叙利亚政府是否符合条件,政策能不能稳定下来,谁也说不准。 这种“又松又紧”的政策,可难坏了想参与重建的企业和投资者。 政策说变就变,要是贸然投钱进去,万一之后制裁又收紧,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就算民用领域放开了,大家也都很谨慎,不敢做长期规划,这对叙利亚的重建进度影响很大。 说到底,美国这次调整政策,并不是真心想帮叙利亚重建。 表面上给民用领域松绑,是为了减少国际上的舆论压力,实际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一边想在叙利亚重建中插足,一边想打压俄罗斯和伊朗。 对叙利亚来说,这次豁免确实带来了一点改善民生的机会,但重建的真正阻碍还没消除。 外部势力的干预、政策的不确定性,都让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很难顺利推进重建。 其实叙利亚要想真正恢复,还是需要各国抛开私利,一起合作,尊重叙利亚的主权,这样才能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安稳日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