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激变:俄乌冲突三线同步升级 2025年11月11日至12日,俄乌冲突进入高强度对抗新阶段,战场态势在后方能源打击、前线阵地拉锯、情报电子博弈三大维度全面升级,局势愈发紧张。 在后方能源领域,乌军发起代号“能源破击”的远程打击行动,以无人机蜂群突袭俄境内及俄控区域多处核心能源设施。 萨拉托夫州Rosneft炼油厂遭重创,这座年加工产量达720万吨的大型炼油厂,承担着俄军20余种石油产品的供应任务,此次袭击使其关键蒸馏装置受损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满负荷生产。 克里米亚费奥多西亚海上石油终端也未能幸免,存储设施被精准击中,半岛燃油供应紧张状况加剧。 作为回应,俄军于11日夜对乌发起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累计发射119架无人机,重点打击乌能源设施,导致乌多地实施轮流停电,民生与军工生产均受影响。 前线阵地拉锯同样激烈,波克罗夫斯克(俄称红军城)成为焦点。 俄军在此集结超过15万兵力,采用小股分队渗透战术,依托无人机侦察引导实施精准清剿; 乌军则退守米尔诺格勒城区,通过地下通道维持补给,双方在城市边缘昼夜激战。 除波克罗夫斯克外,俄军在库皮扬斯克、利曼、斯洛维扬斯克等方向同步发起攻势,11月11日当天双方共发生118次战斗接触。 情报与电子战领域,暗战不断: 俄联邦安全局披露挫败一起由乌克兰与英国情报部门联合策划的劫机图谋,乌方试图策反俄军飞行员。 作为报复,俄空天军动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打击乌国防部情报总局电子侦察中心及F - 16战斗机基地。 目前,双方均未表现出停火意愿,战场态势仍在持续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