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慌了,日本完了,印度着急了,菲律宾腿抖了,英法德沉默了,澳大利亚不跳了,赖清德睡不着觉了。因为他们发现,歼 - 20 并不是最强的,中国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美国慌了。这个习惯了掌控全球规则的国家,第一次感受到全方位被追赶的压力。曾经以为卡断高端芯片供应,就能让中国科技产业停摆。 结果中芯国际把 28 纳米工艺练到极致,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芯片需求几乎被包圆。 军事上,歼 - 20 早已形成战斗力,更先进的歼 - 35 舰载机已经上舰,搭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直接补齐了航母战力的最后一块短板。 曾经的 “技术霸权” 被逐个突破 —— 这哪是被打垮,分明是中国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科技突围路。 日本完了。作为曾经的半导体巨头,日本现在连本土市场都快守不住了。上世纪 90 年代,日本半导体占全球市场份额超 50%,如今却跌到不足 10%。 汽车领域更惨,日本车曾经靠着省油省心横扫中国市场,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 60%,丰田、本田在华销量连续两年下滑。 印度着急了。这些年印度砸钱买装备,想在南亚当 “老大”。从法国买了 36 架阵风战机,配套 “流星” 超视距导弹,以为能压制巴基斯坦。 结果中国直接给巴基斯坦交付了歼 - 10CE,性能不输阵风。 更让印度焦虑的是,自己造战机的梦想屡屡碰壁。印度国产 “光辉” 战机研发了 30 多年,至今故障率居高不下,关键零件还得靠进口。 菲律宾腿抖了。跟着美国在南海挑事,以为能靠 “盟友背书” 占便宜。结果中国的海警船越造越大,性能越来越先进,装备的水炮、激光设备,让菲律宾的小吨位船只根本不敢靠近。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早已成型,灯塔、港口、监控系统一应俱全,后勤补给和常态化巡航完全没问题。 英法德沉默了。这三个欧洲大国,曾经在高端制造、航空航天领域握着话语权,现在却陷入了两难。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高铁技术,正在抢占欧洲市场。德国的宝马、奔驰不得不加速电动化转型,否则就得被市场淘汰。 经贸上,欧洲离不开中国的稀土、锂电池等关键材料,中国也需要欧洲的高端零部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英法德不敢跟着美国盲目围堵中国。 澳大利亚不跳了。前几年跟着美国反华,对华出口的煤炭、龙虾、葡萄酒被限制,经济遭受重创。 现在澳大利亚终于学乖了,主动修复对华关系,去年对华煤炭、锂矿出口量逐步回升,毕竟在经济利益面前,跟着美国搞对抗,实在得不偿失。 赖清德睡不着觉了。这个顽固的 “台独” 分子,一直幻想着 “倚美谋独”,现在却发现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中国的军事实力早已今非昔比,歼 - 20、歼 - 35 战机形成空中优势,山东舰、福建舰航母编队能震慑台海,东风系列导弹更是 “台独” 分子的噩梦。 去年解放军环岛军演,航母、战机、军舰全方位亮相,展示了 “关门打狗” 的实力。 美国虽然嘴上喊着 “支持台湾”,但真要发生冲突,美国的 “协防” 承诺根本靠不住 —— 俄乌冲突已经证明,美国不会为了盟友真刀真枪地付出。 赖清德心里清楚,“台独” 就是死路一条,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现在的各种小动作,不过是最后的挣扎,夜深人静时,他恐怕也在担心自己的结局。 其实这些国家和人物的反应,本质上是对中国实力崛起的正常应激。 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靠掠夺,而是靠几十年的埋头苦干、自主创新。未来的中国,还会有更多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