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11月13日消息,乌克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基斯利察12日说,由于今年乌俄之间举行的数轮和平谈判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对话已被停止,在今年年底之前不会再进行新的谈判。(九派新闻) 这“数轮和平谈判”可不是随口说的,2024年至今公开的就有4场,2月土耳其安塔利亚会谈、4月沙特吉达协商、7月波兰华沙接触、9月白俄罗斯明斯克闭门会,场场都有媒体蹲守,结果全是“谈了个寂寞”!就说4月吉达那次,俄方派的是副外长鲁坚科,乌方是基斯利察亲自带队,刚坐下来就吵翻——俄方一开口就提“承认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并入俄领土”,乌方直接拍桌子怼“必须恢复1991年边界,还要追究俄战争责任”,这哪是谈判,简直是隔空喊话!这里得说个专业知识点,“实质性进展”不是随便聊两句就算的,得是双方在领土、撤军、安全保障等核心议题上达成可执行的共识,而俄乌这诉求,相当于一个要往东走,一个要往西走,根本没交集。你觉得谈判卡壳的核心是领土争端,还是背后有外部势力在搅局? 谈判桌谈不拢,战场就是唯一的“话语权赛场”,今年的实战打得比去年还胶着!5月扎波罗热战线,乌军第10山地突击旅拿着西方给的“豹2A6”坦克,想突破俄军近卫第20集团军的防线,结果刚冲过雷区,就被俄军的“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盯上,3辆“豹2”当场被炸毁,士兵们只能弃车躲进战壕,冻得直打哆嗦——这就是典型的“线式对峙作战”,双方都靠战壕、雷区、无人机构建防御,谁想突破都得付出血的代价。联合国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俄乌双方伤亡总数超16万人,其中乌军伤亡约9.2万,俄军约6.8万,这么大的伤亡数字,哪是谈判桌上的空话能弥补的?8月哈尔科夫方向,乌军第92机械化旅想偷袭俄军补给线,却被俄军的“海鹰-10”侦察无人机发现,随后遭到“龙卷风”火箭炮覆盖,全旅损失近三分之一兵力,反攻计划直接泡汤。西方总说给乌援助“不遗余力”,但实际到账的武器还不到承诺的60%,这种“画饼式援助”让乌军怎么跟俄军耗?你觉得西方军援到底是在帮乌克兰,还是在把它往“战争泥潭”里拽? 这里必须批判一个点:外部势力的干预,才是俄乌谈判停摆的“隐形黑手”!美国今年给乌的400亿美元援助,拖了3个月才批下来,还附带条件“援助资金只能买美国武器”,说白了就是想靠战争卖军火赚差价;欧盟承诺的500亿欧元“和平基金”,至今只到账210亿,大部分还被用来给乌政府发工资,军援物资少得可怜。还有个专业知识点,“国际调解中立性原则”——真正的调解应该不偏不倚,但美国、英国这些国家,一边喊着“劝和”,一边给乌送武器、派军事顾问,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甚至在2022年直接跑到基辅,劝泽连斯基放弃和谈,这种“拉偏架”的操作,怎么可能让谈判成功?基斯利察自己也清楚,没有外部势力松口,俄乌就算坐在谈判桌前,也谈不出任何结果,所以才干脆宣布“年底前不谈了”,这不过是把早就存在的僵局摆到了明面上。 谈判停摆不是偶然,是各方利益博弈的必然结果。俄方要的是“安全缓冲带”,不想北约东扩到家门口;乌方要的是“领土完整”,不想丢一寸土地;外部势力要的是“削弱俄罗斯”,靠战争渔利。三方诉求根本无法调和,和平自然遥遥无期。但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普通士兵和老百姓——前线士兵在战壕里吃冷面包、喝雪水,后方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些痛苦,远不是谈判桌上的政治博弈能衡量的。与其在谈判与否上纠结,不如先想想怎么减少伤亡,怎么让老百姓能吃上一口热饭、睡一个安稳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