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而美国人

明月文史世界啊 2025-11-15 22:11:29

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而美国人却用了超过3000本著作来评价这场战争,将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作战视为壮举,言外之意说,美国人是被打服了,这场战争是中国崛起之战。 咱先怼怼这日本人的评价,纯纯站着说话不腰疼!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刚官宣介入朝鲜战争,转头就把第七舰队派进台湾海峡,美其名曰“维护台海和平”——这都把军舰堵家门口、干涉内政了,还说“不会打过来”?骗鬼呢!美军仁川登陆后一路北冲,战机直接炸到鸭绿江边的安东,老百姓的草房被烧得只剩黑架子,地里的庄稼炸成灰,老人孩子躲在防空洞饿肚子,这都不算打过来,啥算? 美军被打服,可不是嘴吹的,有实打实的硬仗为证!1950年11月长津湖,志愿军9兵团战士穿着薄棉衣、胶鞋,在零下38度的雪地里潜伏。有的战士手指粘在步枪上,一扯就是一层皮,最后冻成冰雕,枪口还死死对着敌人来犯的方向——这股狠劲,美军打二战都没见过!他们裹羽绒服、睡热睡袋,吃热罐头巧克力,却被冻得直哆嗦的志愿军分割包围,王牌“北极熊团”被全歼,团旗都成了咱们的战利品,你说他们能不怵? 第一个专业知识点:长津湖战役用“迂回切断、包围歼击”战术,粉碎美军“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妄想,迫使联合国军从进攻转入战略撤退,创造了弱胜强的现代战争典范。大家琢磨下,冰雕连战士图啥?不就是图咱中国人能抬起头,子孙不遭欺负吗?这股信仰劲,是美军钢铁武器换不来的。 再看上甘岭,简直是血肉之躯扛钢铁洪流!美军6万兵力、300门大炮、170辆坦克,往两个小山头砸了190多万发炮弹,把山头削低两米。志愿军依托坑道,白天缩在里面,晚上摸出去反击,没水就喝尿,没饭就嚼饼干渣,只剩一个人也不丢阵地。黄继光扑向地堡机枪的那一刻,美军怕是这辈子都忘不了——这样的对手,怎么打? 第二个专业知识点:上甘岭战役的“坑道战”把防御玩到极致,43天歼敌2.5万,粉碎美军“摊牌行动”,之后美军再也没敢发动营以上规模进攻。美国人在书里写“上甘岭是地狱”,可咱志愿军在地狱里守住了阵地,这不是壮举是啥? 你听过“范弗里特弹药量”不?这词就是上甘岭打出来的!美军司令范弗里特信奉“炮弹堆赢”,弹药量超常规好几倍,结果呢?阵地没拿下,倒成了“浪费弹药还输仗”的笑话——这就是美军被打服的真相:装备再好,没搞懂战争拼的是人心,不是钢铁。 第三个专业知识点:抗美援朝是美军首次在未取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彻底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啥说这是崛起之战?之前中国积贫积弱,被列强随便拿捏,可这次用简陋装备干赢世界最强的联合国军,世界一下子对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不是软柿子! 对比二战美军横扫德日的战绩,为啥偏偏在朝鲜被打服?是战术牛?战士勇?还是正义在咱这?我觉得都有,但最关键的是,志愿军知道为谁而战——为了不让战火再烧到祖国,为了中国人挺直腰杆,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输? 那些说“不出兵美军不会来”的,要么不懂历史,要么故意装傻。当时美国想以朝鲜为跳板,掐住中国东北,遏制新中国发展,明摆着的野心!要是忍了不出兵,美国只会得寸进尺,哪有后来的和平发展环境?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注入了骨气:不管对手多强,团结一心、有信念,就没有打不赢的仗。美国人写3000多本书,就是被打服了,不得不正视这个曾经被他们轻视的国家。我们不能忘这场仗,不能忘牺牲的战士,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尊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明月文史世界啊

明月文史世界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