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车主注意!新能源免税倒计时引爆抢购潮,车企砸钱补贴超万元,现在不买明年多花数万元血汗钱! 冬日的寒风吹过沿海大道,却吹不熄青岛各大4S店里涌动的热浪。销售顾问小张已经连续三天忙到深夜,嗓子沙哑却掩不住兴奋:“这半个月的销量抵得上平时三个月,每天都有几十组客户冲着免税政策来看车。”在万象城新能源汽车体验店,等待试驾的市民排起了长队,这一幕正在青岛各大商圈的汽车门店同步上演。 政策变革的倒计时如同悬在消费者头顶的警示灯。从2026年元旦开始,延续十年的新能源车全额免税时代将正式落幕,取而代之的是购置税减半征收。这意味着购买20万元价位的新能源车,明年起将多支出近万元税款。这笔突然增加的开销,成为撬动消费者决策的关键杠杆。 在城阳区一家理想汽车展厅,带着全家来看车的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看中的理想L7要33万,现在买能省两万多的购置税。销售说如果现在订车,厂家还承诺万一交车延迟到明年,这税款他们来承担。”这样的精打细算正在无数个家庭中重复上演,政策窗口期的最后45天,成了购车决策的黄金时段。 车企的应对策略比消费者想象中更加激进。截至目前,已有理想、蔚来、小米等17家主流品牌宣布自掏腰包为消费者兜底。在青岛李沧万达的理想汽车门店,店长周丰才透露:“针对排期可能跨年的i6车型,我们推出了专门的补贴方案。现在订车即使明年交付,购置税差价由品牌承担。” 这场政策变革的风暴眼中,还隐藏着更深层的行业洗牌。2026年同步实施的技术新规要求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不低于100公里,这让市场上众多热销车型面临出局风险。某品牌销售经理坦言:“现在很多80公里续航的车型都在清库存,这些车明年不仅无法免税,连上牌都会受限。” 价格战的硝烟从未如此浓烈。记者走访发现,多家新能源品牌在免税红利基础上叠加了大幅优惠。在青岛重庆南路的一家门店,原价28万的车型直降4.5万,再叠加免税政策,综合优惠超过7万元。这样的让利幅度,让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再也坐不住了。 市场的狂热背后,是消费者对出行方式的前瞻性选择。在崂山区工作的李女士刚刚下订了小米SU7:“不只是为了省税,更看好电动车的发展。现在充电桩越来越普及,用车成本比油车低太多。”这种认知转变,正推动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行业的变革浪潮中,总有人能看到先机。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10月新能源车降价力度平均达1.8万元,降价幅度11.1%。这种价格调整既是对政策变化的应对,也是行业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化。在青岛这个沿海汽车消费重镇,这场由政策、市场和技术共同驱动的消费盛宴,正演绎着产业转型的生动样本。 随着年终临近,这场购车热潮还将持续升温。税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置税减免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日期为准,建议留足办理时间。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政策红利消失前做出选择,不仅关乎数万元的经济账,更关乎未来数年的出行品质。 (来源:信网、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新能源购置税 购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