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房价"跌跌不休":普遍下跌约30%,二三线城市更狠,部分跌幅超40%。南京华

高李成蹊 2025-11-20 16:12:46

全国房价"跌跌不休":普遍下跌约30%,二三线城市更狠,部分跌幅超40%。南京华润国际社区4年跌77%,直接"腰斩"再"腰斩"。负资产风暴席卷:房产占家庭资产70%以上,市值已缩水120万亿。大量业主发现房子市值低于贷款,被迫断供。银行抵债房激增,价格比市价低20-30%,成了新的"捡漏"选择。危机:从楼市到金融系统的多米诺银行不良贷款"爆表":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达3.5万亿元,不良率1.52%。房地产业仍是不良贷款"重灾区",部分银行该行业不良率超4%。经营贷集中到期(2025年是高峰)雪上加霜,房价暴跌+收入下滑,双重压力下违约风险激增。地方财政"断粮":土地出让金从8.7万亿"腰斩"至3万亿,叠加房产税减少,财政缺口越来越大。政策"组合拳"为何难挽颓势?限购松绑、降息、降首付(已降至15%)等政策"弹药"几乎打光,但效果有限。需求端"躺平":居民收入不稳+房价下跌预期,让政策"传话筒"失灵。市场"撕裂":北京、上海核心地块仍受追捧(东城楼面价破8.1万/㎡),但三四线城市土地流拍成常态。新政策方向:存量收储与财税调整"中储房"构想:专家建议成立国家级收储机构,用2万亿收购60-80万套房源,稳定市场边际价格。目前全国已有60城表态支持,10余城落地,筹集保障房超15万套。财税大礼包:减免交易税费、取消限售个税,房产税"免征面积"拟人均35-40㎡,给市场吃"定心丸"。全国性购房补贴和房贷退税额度提高传闻四起,旨在降低购房门槛。冰火两重天:结构性分化核心城市"稳如泰山":一线和强二线核心区抗跌性强,杭州取消限价后,核心区新房预期达14万/㎡。上海10月新房价格逆势上涨5.9%,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一线城市。三四线"跌跌不休":人口外流+高库存,达州等城市二手房跌至18-25万/套,西安远郊或回调至"几千元水平"。风险升级:房企"爆雷"与连锁反应头部房企也慌了:华润置地紧急融资近300亿"补血",反映行业流动性压力已传导至央企。中小房企成片倒下,民营开发商倒闭率高达98%,行业加速向国企集中。危机外溢:教育等领域"躺着中枪",四川某民办学校数千万学费被挪用填地产窟窿,导致教师欠薪、教学停摆。未来:十年调整与模式转型长期调整已成定局:参考日本经验,房价收入比(深圳超40倍)和租金收益率回归理性前,调整不会结束,预计持续10年以上。房子回归"住"的本质:政策正将房地产从"金融属性"拉回"居住属性",保障房、长租公寓成为重点,降低刚需购房焦虑。资金大迁徙:房地产退潮后,资金或流向股市、科技和绿色产业,寻找5-10%的稳定回报。普通人怎么办?• 刚需族:可关注银行直供房,价格优势明显,但要查清楚产权• 投资者:转向核心城市稀缺资产,"少而精"才是王道• 业主:若陷入负资产,可与银行协商展期或重组,切勿"躺平"断供结语:楼市调整既是危机也是契机,预示着一个更健康、更理性的住房市场正在重构。关注政策落地与市场分化,方能在变革中把握机遇。

0 阅读:0
高李成蹊

高李成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