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家族才是三国最大的赢家,别人说他们是多方下注,其实诸葛家是人才辈出!诸葛亮亲身入局,鞠躬尽瘁,让诸葛这个姓氏被提到时似乎都笼罩着光彩…… 诸葛家族出自琅琊郡,早年靠耕读传家,到了东汉末年,已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家族。诸葛珪当过泰山郡丞,死得早,留下几个儿子在乱世求生。 长子诸葛瑾生于174年,避乱去了江东,先从小吏干起,孙权看中他的外交本事,逐步升到大将军,还封了侯。诸葛瑾多次出使蜀汉,帮孙权稳固联盟。 次子诸葛亮181年生人,随叔父到荆州,隐居隆中,自学兵法政事。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帮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策略。 三子诸葛均跟随诸葛亮入蜀,当长水校尉,管军务。族弟诸葛诞203年生,早年入魏,历任扬州刺史、镇东将军,帮司马懿平叛乱。 诸葛瑾儿子诸葛恪从小聪明,孙权宠他,当大将军掌权吴国。诸葛亮儿子诸葛瞻227年生,蜀汉后期任卫将军。 这些人各有本领,在不同阵营站稳脚跟,不是靠家族算计,而是个人能力突出。诸葛家在乱世人才济济,分布三国,但这更多是时代逼出来的结果,而不是预谋多方下注。历史书上说,他们三人分仕三国,当时人称“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可见名声大振。 诸葛家族的强势在于成员各自发挥作用,诸葛亮最出彩,他不光是谋士,更是蜀汉实际掌权者。出山后,他帮刘备联吴抗曹,赤壁之战借东风烧曹营,奠定蜀基业。刘备入蜀,他守荆州,管民政练兵。 刘备死后,他托孤辅佐刘禅,修订律法,整顿蜀中经济,民众纳税田亩丈量有序。南征平蛮七擒孟获,稳固后方。北伐曹魏多次,虽没大胜,但保持蜀汉声势。 诸葛瑾在吴国主外交,多次调解蜀吴关系,避免开战。诸葛诞在魏国镇淮南,平王凌叛乱,得封侯。诸葛恪在吴掌权后,伐魏失败,导致下场惨。诸葛瞻守蜀后期,魏军来袭时战死绵竹。 这些事迹显示诸葛家不是靠分散保全,而是人才多,各人凭实力上位。别人总说他们多方下注求存,其实忽略了乱世个人选择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