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我收到了同学的讣告: 人到中年,明天和意外从不跟你商量 一位金融奶爸

千年郭子仪 2025-11-21 08:52:19

凌晨三点,我收到了同学的讣告: 人到中年,明天和意外从不跟你商量 一位金融奶爸的996与救赎,看懂的人都选择了抱紧家人 晚上11点,我盯着手机屏幕,群里一条消息让我的手指瞬间冰凉。 “讣告:沉痛悼念同窗朱文瀚同志……” 是他,那个上学时总学猪八戒逗大家开心的“老猪”。才44岁。 上一条群消息,是五月份,另一个同学走了。 三个月,两条讣告。 我放下手机,抱紧了身边熟睡的妻子月英。 在这个项目可能随时停摆、领导若即若离的年纪,我们这些“中年孔明”,赌不起任何意外。 1. 生命的“流水线”与胸前的蝴蝶结 在M东吴资本证券,我(孔明)是别人眼中的“项目救火队长”。 但在家,我的首要职责是听从老婆月英指示:“帮我把胸前的蝴蝶结系好,顺手把垃圾带下去。” 她是财务,一丝不苟。而我,累极了可以连澡都不洗,和衣而睡。命比形象重要。 这是我,一个金融民工最朴素的价值观。 直到“老猪”的讣告传来。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生命这条“流水线”,真的会随时停产。 你精心维护的职场人设、你熬夜赶出的报告,在生死面前,轻如尘埃。 2. 职场“三国杀”:站队比能力更重要? 我的A1项目,是公司未来四年规划中一级项目A的附属。 讽刺的是,规划里对A1只字未提。 上司庞统,对此不置可否。而间接领导司马懿, 已派孙小虎两次催要报告,意在吞并。 我像热锅上的蚂蚁,疯狂联系庞统,电话不接,办公室不见。 楼梯间巧遇司马懿,他轻飘飘一句:“近三年资源中心帮地方落地90%, 地方也得贡献下呀!” 一剑封喉。我想解释产品方案不足, 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在领导眼里,过程再精彩,不如一个结果实在。 前领导何夫人早有遗言:资源中心与地方难融通,根源在于产品类型太少, 太保守,得不到地方群众的心。这话,我能对司马懿说吗?看破,不能说破。 3. 妻子的“理想国”与现实的“修罗场” 月英兴冲冲地给M东吴资本证券投了简历。 那是家500强上市公司,她眼中的殿堂。我不忍打击她:10年前她在那家公司累倒进医院;我亲妹妹干不满一月就逃离。 我只好托关系问到第九回的合作方富家女小乔。我刚开口,她就像查户口一样警戒:“千万别害人!这活儿不是人干的!” 她描述的场景堪称 “职场修罗场” :一人干四人的活,周末在家加班,夜里办公室灯火通明。 “只加活儿不加钱,美其名曰储备人才。” 升职?“工资能有多高?完全是光鲜的牛马!” 我听完,久久无言。这就是我们挤破头想要攀登的职场高峰吗? 4. 电话接通,就是最大的喜讯 幸运的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电话终于来了。 一个是母亲章氏。她回电了,一切安好。自父亲去世,我对母亲的一切都变得异常敏感。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游荡了一整天的魂魄才终于归位。 另一个是庞统。在我几乎放弃时,他回电了,竟主动提出: “你一个人忙不过来,要不要加半个人手?” 这冰火两重天的沟通节奏,让我恍如隔世。 老领导刘备调侃我:“吓着了?那你赶紧退群啊。”他纵横职场数十年,早已见怪不怪: “在M东吴资本证券,当天还在跟甲方描绘未来,第二天就背着N+1走了。这都不是新鲜事。” 是啊,别人的因果,我们无力改变。 能做的,就是积攒好正能量,为自己和家人健康快乐地活着。每多活一天,就是赚了。 朋友们,你们在职场中是否也经历过这种“明天和意外”的抉择时刻?是选择拼命向上,还是守护身边的小确幸?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0 阅读:23
千年郭子仪

千年郭子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