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军太平洋联巡再升级:潜艇+水面舰艇立体协同,15天6000海里筑牢安全屏障

东冰山谷听 2025-11-21 09:15:19

中俄海军太平洋联巡再升级:潜艇+水面舰艇立体协同,15天6000海里筑牢安全屏障 当地时间8月6日至20日,中俄海军第5次海上联合巡航在西太平洋及中太平洋海域圆满完成。此次联巡在“海上联合-2025”演习基础上实现关键升级,首次融入潜艇兵力参与协同行动,中俄舰艇编队历时15天累计航行6000海里,覆盖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中太平洋等关键海域,通过“水下隐蔽+水面机动+空中支援”的立体作战模式,完成联合反潜、防空反导等多科目实战化演练,标志着两国海军协同作战能力迈上新台阶。 联巡编队阵容硬核且分工明确。中方派出导弹驱逐舰绍兴舰、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俄方投入“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等主力舰艇,双方共配属2架舰载直升机及固定翼支援飞机,更有俄罗斯基洛级潜艇隐秘伴随,构建起多层次攻防体系。巡航途中,编队采用轮流指挥与共同指挥相结合的模式,在复杂海况下完成多项高难度科目:联合反潜演练中,潜艇模拟水下目标实施隐蔽机动,水面舰艇通过声呐组网精准定位,舰载直升机协同投放反潜浮标,形成“舰机潜”三位一体搜攻链;联合防空科目里,双方舰艇雷达系统实时共享空情,快速响应“来袭目标”预警,构建起全域覆盖的防空屏障。 此次联巡的航线设计与补给部署凸显远海行动能力。编队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启航后,经宗谷海峡进入鄂霍次克海,于8月12日抵达堪察加半岛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完成物资补给与人员休整,随后继续向中太平洋延伸巡航范围。海上补给阶段,中方千岛湖舰与俄方舰艇精准占位,在航行中完成燃油、淡水及干货转运,全程衔接流畅,验证了远海长时间部署的保障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编队在国际航道航行期间,严格遵守国际法相关规定,不针对第三方及特定目标,却引发周边国家高度关注,日本自卫队曾派出舰艇飞机对编队航行动向进行跟踪监视。 作为自2021年起的常态化合作项目,中俄海上联合巡航已连续开展五次,此次潜艇兵力的加入是合作深度的重要突破。中方参演指挥员表示,联巡不仅实现了战术层面的协同默契,更深化了两军战略互信,形成了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务实合作模式。国防部发言人强调,中俄海军联合巡航是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的积极举措,未来双方将持续推进海上合作常态化、机制化,为保障全球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注入正能量。美俄核潜艇对

0 阅读:0
东冰山谷听

东冰山谷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