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圈大瓜!OpenAI抱上富士康大腿,将在美国合作进行AI硬件设计和制造 刚刷到OpenAI和富士康官宣合作,直接惊掉下巴!一个是AI界的“流量顶流”,一个是制造业的“代工王者”,这俩八竿子打不着的巨头联手,目标直指美国AI数据中心的核心设备,全球算力争夺战这下彻底白热化了~ 可能有朋友看不懂:不就是造个机架、搞搞布线和电力系统吗?有啥好大惊小怪的?那你可太天真了!现在AI大模型训练早就卷到“兆瓦级机架”时代,像NVIDIA的GB200服务器,一个机架功耗就超100kW,传统设备根本扛不住 。而富士康和OpenAI联手搞的,正是这种能支撑万亿级参数模型的“算力骨架”——机架是承载GPU的核心,布线和电力系统是“血液循环”,没这些定制化的关键设备,再牛的AI算法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OpenAI早就喊出要砸1.4万亿美元建超算中心,可光有算法和钱没用,得有能落地的硬核硬件支撑。而富士康可是英伟达AI服务器的核心代工厂,全球份额占了40%,在美国威斯康星、俄亥俄、得克萨斯的工厂早就布局好了,甚至能生产高端液冷系统和GB200这种顶级AI服务器。现在两者联手,等于OpenAI出“需求图纸”,富士康出“制造绝活”,能把AI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直接缩短,完美解决OpenAI的算力扩张痛点。 明确要在美国本土生产,还要拉上美国本土芯片供应商,说白了就是要打造不依赖外部的AI供应链闭环。要知道现在全球AI算力竞争有多卷?北美头部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都飙到3700亿美元,同比涨40%,就是想在算力基建上抢跑。OpenAI拉上富士康,就是要把AI硬件的“命门”握在自己手里,从设备制造到算力部署全在美国完成,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 富士康以前大家总觉得它就是组装iPhone的,其实现在AI服务器业务早就成了它的营收主力,2025年三季报里AI相关产品占比都超42%了。这次跟OpenAI合作,刚好能切入高端AI硬件市场,借着AI算力爆发的风口,彻底摆脱对消费电子的依赖,这转型步子走得又快又稳。 以前AI竞争拼算法,现在早就变成“算力基建军备竞赛”了。OpenAI这波操作,相当于给美国的算力底座“焊钢筋”,而咱们中国也没闲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得热火朝天,华为、阿里这些企业也在搞自己的超算集群,国产AI服务器和液冷技术也在快速崛起。 但不得不承认,OpenAI和富士康的合作确实给咱们提了个醒:AI竞争已经进入“软硬一体”的新阶段,不光要拼算法模型,更要拼硬件制造、供应链韧性和本土化产能。这俩巨头把“定制化设备+本土生产”的模式摆到台面上,未来全球AI供应链的区域化趋势只会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