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有人说中国盟友少,如果和美国打起来,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会帮助美国,

沈言论世界 2025-11-22 10:37:36

蔡正元说:“有人说中国盟友少,如果和美国打起来,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会帮助美国,而帮助中国的连三个都没有!” 如果真有一天中美直接过招,美国那三十多个盟友会齐刷刷站出来拼命吗?中国这边又到底谁敢挺身而出? 先说美国的“盟友大军”。所谓三十多个国家,大多来自北约、五眼联盟、日韩澳这些传统盟友体系。乍听很吓人,感觉一出事立刻全员集合,抱团开打。 但真要走到直接军事冲突的地步,这些国家会不会都跟着美国上?不一定。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确实存在,但那是针对成员国本身被攻击才启动的。 如果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动手,那些欧洲国家有没有义务跟着参战,这里面的法律、政治、经济因素太复杂了。德国、法国这些国家。 近几年对美国的战略自主态度越来越明确,特别是俄乌冲突后,欧洲对战争的警惕感比谁都强。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不希望被卷进另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 再看亚洲,日韩澳确实和美国关系紧密,但也不是铁板一块。韩国一边和美国搞联合军演,一边却又要和中国保持贸易关系。日本虽说和美国军事协作频繁。 但政治上也在小心翼翼地平衡。澳大利亚更有意思,一边参与美英澳军事合作,一边又在积极修复和中国的经贸关系。这些国家和美国确实是盟友。 但要说为了美国跟中国硬碰硬,真刀真枪上战场,恐怕他们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国内的民意、经济承受力和地缘安全。 中国这边看上去“盟友”不多,但这事不能只看表面。中国推的是不结盟政策,不拉小圈子,不搞阵营对抗,这和美国那种“你不是我兄弟你就是敌人”的思维逻辑完全不同。 中国的国际关系更看重的是战略互信和实际合作,不靠军火援助和驻军“绑票”,而是靠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发展项目来推进合作。 你问中国在关键时刻有没有朋友?那得看怎么定义“朋友”。比如说,俄罗斯和中国虽然不是盟友,但两国战略协作水平是公开写进联合声明的。 再比如中东的一些重要国家,对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国际主张是高度支持的,特别是在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中国的中立与和平立场赢得了不少国家的尊重。 还有一点很少有人提,中国面对冲突的方式从来不是拉帮结派,而是靠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说话。中国不依赖军事基地遍布全球。 而是靠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系、全球第一的贸易规模和日益增强的科技能力来稳住局势。真正发生摩擦的时候,很多国家未必愿意看到中国被围堵。 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他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天的全球经济已经绑得太紧,谁都不愿轻易切断和中国的联系。 说到底,现代战争不是打个仗那么简单,背后是资源、产业链、科技、金融、舆论的全面较量。美国的盟友多,但很多是制度性盟友,不等于随叫随到的战友。 中国盟友少,却有一大批关键时刻愿意站在同一立场、发出相同声音的伙伴。这种“隐形朋友圈”,不靠盟约约束,而是靠利益与信任维系。有时候,少而精、松而稳,反而更牢靠。 再说一句不太好听的实话,美国这些盟友里,也有不少是“站队换保护”的思路。在和平时期站着说话不腰疼,但真有事,他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保护自己。 而中国的合作对象,更多是基于平等互利的逻辑,彼此之间没有谁依赖谁,也没有谁威胁谁。这种关系在和平时期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旦局势紧张,反而能发挥更大作用。 当然,国际关系不是数学题,不是你有三十个我有三个就能判断输赢。更何况,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强调的是和平发展,不搞对抗、不搞扩张,不主动挑事,也不怕事。 中国不是靠“谁帮我”来判断底气,而是靠“我能不能解决问题”来决定方向。这个底气,是靠几十年发展积累来的,是靠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参与锻造出来的。 所以别再纠结什么“盟友数量”了。真有事,谁站出来,不是看谁排队喊口号喊得响,而是看谁真有能力、真有意愿为和平发声、为稳定出力。 在这个方面,中国的朋友圈或许不多,但一个个都是真材实料的伙伴。

1 阅读:2822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51

用户11xxx51

5
2025-11-22 21:09

说错了,都在等中国揍扁美国时过去踩两脚。

用户94xxx31

用户94xxx31

3
2025-11-22 21:56

中国把霉国打残,全世界都会变成霉国的敌人

用户10xxx10

用户10xxx10

3
2025-11-22 20:35

千万不要讲“不一定”,必须要按“一定”来准备!要按伟人的“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的原则办事!

WDH

WDH

2
2025-11-22 20:26

以前一穷二白的时候打的18国联军满地找牙。现在面对三十个又何妨!

一一

一一

2
2025-11-22 20:42

小混混,才玩拉帮结派[滑稽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2025-11-22 21:11

讨论大国之间战争的人,都是愚蠢的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