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元起拍,最终8.4万拿下70平威海海景房!2025年11月,河南一名女子在社交平台分享丈夫的“网购房产”经历,瞬间引爆全网,无数打工人直呼“这才是真正的捡漏”,但这份低价诱惑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这套引发热议的房子位于威海乳山,是一套多层住宅两居室。河南网友在拍卖平台发现它时,起拍价仅1111元,缴纳保证金后参与竞拍,过程竞争激烈,价格一路飙升70倍才最终成交,加上5000元左右税费,总成本8.4万,折合单价约1130元/㎡,比当地同类房源市场价低了近8.4折。可乳山的海景房早就不是什么香饽饽,早年间房价能冲到七八千一平,如今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总价5万以下的房源比比皆是,甚至有216套房源搞“1元起拍”的噱头。本地人对这类房子避之不及,住过的人都有苦难言。冬天海风带着咸味刮过来,腐蚀性强不说,还像冰刀似的钻缝,三层玻璃都挡不住寒意,暖气弱得几乎没存在感;夏天潮湿气能渗进骨头里,墙面“冒汗”、衣柜长蘑菇是家常便饭。想采购生活用品?得坐半天公交进城,医院、学校这些刚需配套更是远得没影,所谓“海景”更像是个华而不实的幌子。拍卖平台的套路也不少,看似低价起拍,实则可能有“托儿”在最后时刻恶意加价,成交后还得支付最高6%的软件服务费和佣金,隐形成本一点都不低。更让人揪心的是产权风险,部分房源可能藏着未披露的抵押债务,或是被设下长期租赁合同的陷阱,商业拍卖还没有法院清场保障,悔拍更是要损失全部保证金。网友们看法两极,有人羡慕“8万买套房太值”,也有人吐槽“住进去就是噩梦”,当地中介低价收房再加价转卖,早已是行业惯例。 低价海景房看着诱人,实则风险重重。买房前多实地考察、核查产权,才不会让“捡漏”变成“踩坑”。
